【蜀地揽趣】
刘德华有个“四川祖师爷”
(2015-04-29 14:53:22) 来源:四川在线
http://sichuan.scol.com.cn/img/image/20150429/20150429145551_3079.jpg
朱俊臣的学生彭登怀
http://sichuan.scol.com.cn/img/image/20150429/20150429145603_6517.jpg
朱俊臣年轻时的扮相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 整理)什么?刘德华居然有个“四川祖师爷”?一听说这事儿,记者那颗“八卦心”又燃起了熊熊烈火,迅速地“八”到了刘德华的这位已有90岁高龄的“祖师爷”。
这位神秘的师爷究竟是谁呢?别急。我们先从川剧四大流派之一——“资阳河”说起。
“神秘祖师爷”的从艺经历
作为川剧的四大流派之一,“资阳河”始终影响着资阳、自贡、内江等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近日,“资阳河”流派活化石朱俊臣刚刚在资阳渡过了90周岁生日,一时间,资阳又掀起了一股“川剧热”。
一位耄耋老人何以有如此大的魔力?从朱俊臣的从艺经历来看,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学艺至今,朱俊臣不仅将自己整整70年的时光献给了资阳河,还取得了不少成就。在不少民俗专家眼中,朱俊臣是目前唯一为“资阳河”川剧流派作出重要贡献,并高寿建在的老艺术家,是资阳河的“活化石”。
朱俊臣出生于资中县的一个普通家庭。6岁到私塾学习,8岁便到官学读书。那时,镇上经常会有戏班子来演出,台上演员独特的唱腔,有趣的词句,举手投足之间的神情,让第一次听戏的朱俊臣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戏曲。之后,只要有戏班子来演出,朱俊臣便一场不落地从头看到尾。
慢慢地,朱俊臣开始学着哼唱一些片段。就这样,通过口传心授,朱俊臣自学成才,学会了很多折子戏。1953年2月,朱俊臣只身来到资阳,找到了当时的资阳新声实验川剧团。出色地唱了三段折子戏,朱俊臣被毫无悬念地留下了。
之后,应接不暇的演出一场接一场,朱俊辰的基本功也越来越扎实,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随着电视的普及,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少。到1985年,剧团正式解散,随之朱俊臣也退休了。
http://sichuan.scol.com.cn/img/image/20150429/20150429145617_6517.jpg
彭登怀给老师朱俊臣赠字
“变脸大师”和刘德华的故事
这就退休了?刘德华呢?记者接着给您摆。
虽然退休了,但朱俊臣的不少门生依然活跃在川剧舞台上。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便是川剧艺术家彭登怀。5岁就骑在父亲脖子上看川剧变脸,8岁开始学习变脸的彭登怀,能在25秒内变14张脸,这让彭登怀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变脸大师”。
彭登怀的变脸绝技也吸引了香港明星刘德华。2000年3月22日,彭登怀在北京收刘德华为徒,传授变脸绝技艺术。由于变脸绝技始终被业内人士视为机密,不少人都不支持,认为这属于“泄密”。为了打消此种看法,彭登怀专门让刘德华到川剧学校正式注册当了学生。
但这依然没有打消众人疑虑。有人说收刘德华为徒,是为了“粮谷进仓”,也有人说,彭登怀是为了炒作……
不过对此,彭登怀另有考虑。他说,收刘德华为徒,是考虑了其巨星身份。变脸并无门派之分,收其为徒,是想借助他巨星的力量,把变脸这一绝技传承下去。
不仅刘德华,为了将变脸绝技发扬光大,彭登怀还破了不少“戒”,如他打破了业内“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观念,亲自将变脸绝技传授给了女儿。在不少公共场合中,他还表示,变脸绝活是可以传授给外国人的,但需要以“科学慎重”的态度来做,不过“这种普及是有尺度的。”
究竟什么样的外国人才有资格学习“国粹”?彭登怀先生列举的标准是:热爱变脸艺术、人品好、有一定技术功底、出于弘扬川剧艺术的少部分国外专家。“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艺术才是最好的。”
http://sichuan.scol.com.cn/img/image/20150429/20150429145656_9174.jpg
彭登怀与刘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