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绿化的首要目的是遮太阳。 为了让荫棚晒不透,使下面房间的气温不比六楼高,棚架的叶面系数必须达到3~4;而成都的葡萄生长期总日照数与日光强度只允许叶面系数在2以内,这就造成棚架上的寄生枝叶过多,耗去不少养分,每平方米棚架有效产果量只有降到2公斤左右才能确保自然成熟获得优质果。所以在成都120平方米的水平棚架优质果控产指标只能在400~450斤。 至于市场上卖的产品,什么高科技手段都用到了,化肥催、激素浸、催红素喷、有机合成农药保,我是决不用的。我很体谅果农的无奈。我曾到郊区的果农家中做客了解,他们的苦处让我无语。就那么点土地(人均半亩多)要养活自己一家、给子女筹集让人头痛的学费,不整出点产量和“卖相”来,怎么行呢?例如原来平均果粒重为2.3克的希姆劳德,经过激素多次处理可以达到平均粒重8克,十元左右的药物成本加上自己的劳动,可以换来超过五百元的效益,谁不会干呢?!但我在自己屋顶上种是另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 曾听一位朋友介绍:按照欧盟农产品标准,一级为有机食品、二级为绿色食品、三级(起码级)为无公害食品。不达标不得进入市场。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无公害栽培,但国情特殊,不知何年我们才能吃到放心的达标农产品? 我的屋顶果园是按有机食品标准栽种的:土里全施有机肥和农家肥(以发酵饼肥为主,配以大量绿肥,以及含有机质过磷酸钙、草木灰、氨基酸叶面肥等)、绝不施用有机合成农药(只用矿物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大蒜浸出液、烟草石灰水等),不用任何激素处理花果,仅在叶面追肥中使用少量磷酸二氢钾及尿素。但遗憾的是成都市区空气质量不是很好,虽然家在二环外一公里多,空气中粉尘仍超标,达不到种植有机食品环境标准。可年年都来连吃带裹的朋友却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满不在乎地说得很轻松:“我们决不嫌弃你的一级半,退到二级也将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成都空气质量会好起来……” 我只好笑骂一句“脸皮厚!”
五月上旬,葡萄荫棚已经形成。

盛夏烈日当空,谁能拒绝绿荫的诱惑?  六一几童节,葡萄荫棚下,小朋友的欢乐。  六月底的美人指,二次膨大着色。  去年最重的一串红地球,一个月后收摘,只有3斤2两  七月上旬的美人指,该套袋保护了,一个月后便可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