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还不防晒等什么?
很多人认为防晒是爱美姑娘的事。其实不然,从孩子到老年人都应该养成防晒的好习惯。
过多的阳光照射,不仅会让面容明显苍老、黝黑,色斑及皱纹增多,还会引起皮肤红斑、肿胀、水泡,久而久之,甚至会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
由于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8天,如果在4月底5月初受到了强紫外线照射,差不多要到6月份以后才出现雀斑,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这是6月份的强烈阳光晒出来的。因此,防晒要趁早。
贰、防晒误区你中几条?
仗着皮肤白就可以不防晒?不出门或者只出去一会儿就不用防晒?《生命时报》根据伦敦国王学院圣托马斯医院皮肤病学研究所光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约翰•霍克的总结,列出了8个人们最常犯的防晒误区。
误区一:阳光不强的月份不用防晒。
晒伤与室外气温高低没有关联,伤害皮肤的罪魁祸首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是6月份,紫外线最强。
误区二:只出门一会,不用防晒。
如果是在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出门,就必须涂抹防晒霜。
误区三:皮肤白,不涂防晒霜也没什么。
涂防晒霜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癌的风险。
误区四:阴雨天不用防晒。
云层和雨水无法很好地吸收紫外线,即使云层很低,紫外线被削弱了,仍会灼伤皮肤。
误区五:涂防晒霜妨碍身体合成维生素D。
研究发现,涂防晒霜后,皮肤仍可以接受阳光照射,不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误区六:防晒霜涂一点就够用。
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每隔2-3小时重抹一次。
误区七:防晒霜用不完,明年接着用。
虽然防晒霜瓶身标注的保质期是3年,但开封后其性能最稳定、有效的期限是一年。
误区八:不出门就不用防晒。
玻璃能挡住紫外线B(UVB),却挡不住紫外线A(UVA)。因此,只要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皮肤上超过10分钟,也会灼伤皮肤。
叁、6类人更要防晒?
皮肤白皙的人、戴隐形眼镜的人、儿童青少年、户外工作者、容易晒红的人、服用降压药的人。
肆、防晒装备大比拼
防晒霜
普通人涂上防晒指数为15的防晒霜就够了;皮肤白皙者最好用防晒指数为20到30的高倍防晒霜;而对光过敏的人,最好选择防晒指数在12到20之间的抗敏防晒霜。
深色衣服
深色衣服有更强的防晒能力。很多半透明的防晒衣,是用经抗紫外线处理的多微孔纤维制成,不但能防晒,还能吸湿排汗。
太阳镜
最好选择棕色和茶色,而且阳光越强烈,越应该选择深色的太阳镜。
遮阳帽
最好选择一边宽边的遮阳帽,乙方太阳直射眼睛。
遮阳伞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制伞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何玲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挑选遮阳伞要掌握几个技巧:
1.防护指数。只有UPF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2.伞面颜色越深、越厚、越密室,防紫外线效果越好。
3.影子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4.摸摸伞面温度。将伞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然后用手摸伞面内侧,温度较低的防晒性能较好。
5.遮阳伞的有效寿命也只有2~3年,应及时更换新伞。
伍、防晒霜怎么选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阎世翔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按照先看防晒伤指数(SPF值),再看防晒黑指数(PA值),最后结合自己的活动特点的顺序来选择防晒霜。
SPF值表示防晒伤指数
防晒霜上SPF后所示数值再乘以15即为防晒霜能保护皮肤不受伤的有效时间。例如标有SPF8的防晒霜,它的有效防晒时间为“15分钟×8=120分钟”。
PA值表示防晒黑程度
防晒黑按照PA“+”、PA“++”、PA“+++”3个登记依次增强。从事户外活动时,皮肤干燥、白皙的人容易被晒黑,最好选择有三个“+”号的,而小麦肤色、油性皮肤的人因皮肤自我保护能力较强,可选择有一个或者两个“+”号的。
油性肌肤慎选防晒霜
防晒霜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涂防晒霜长青春痘,多是因为物理防晒霜中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粉末阻塞毛孔造成的,油性皮肤的人应避免用物理防晒产品。
陆、这些地方容易漏涂
发际线、鼻翼两侧
嘴角、眼皮、眼角
腋窝、手背、肩膀
脸与脖子连接处、耳朵前后
柒、晒伤后冰敷最有效
当皮肤有灼痛感,出现红斑、脱皮甚至水泡,说明你被晒伤了。郝飞提醒,晒伤后最快速有效的办法是冰敷。
可以先用冷水冲洗晒伤处,然后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晒伤部位,直到皮肤感觉舒服为止。
很多人在晒伤后为了让皮肤尽快回复,尝尽各种方法,比如涂抹芦荟、敷面膜、用黄瓜敷脸等。但是,郝飞认为这些方法不是人人适合,因为有些物质会进一步刺激受损皮肤,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局部皮炎,反而不利于晒后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