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和理发的大家都听说过吧,但是为什么要叫剃头匠呢?我的理解是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剃头匠就工作上来说其实就是现在的发型师,不过生活状态差好多。 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做的都是居民生意,价格实惠,肯定剪不出那些流行的造型,干净、利落就行了,估计也没人去找他们剪那种潮头。周末一大早,他们会带上一个凳子、一幅白围兜、一把扫帚和几把顺手的剪刀出现在区民区附近,说是客人,其实都是老客人了,都是街坊领居。现在还有一些比较老的小区,门口还可以看到这些剃头匠,上了年纪的人也愿意去他们那修剪头发,而不是去理发店,说句玩笑话,都几十年了,恐怕没有人比这位剃头匠更了解的脑袋了。而剃头匠往往也不为挣钱,只为休息日和老邻居们聊聊天。 在我小时候,甚至到我爸妈小时候的年代,大家的发型都是前篇一律的,尤其是男的,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些比较新潮的发型就是当时的非主流了。剃个头花不了几个钱,也用不了多久,是那个追求实惠的年代中最好的选择,好的剃头匠前有时还会大排长龙,聊天仍然是他们的主要目的,都不用打任何广告,每周末自然有许多客人,有些客人一来就是几十年,这与现在的理发店便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其说剃头匠是份职业,不如说是个爱好,其实辛苦一个白天也就挣些零花钱,不过他们心里是很高兴的。 剃头匠一般没有地方接电线,全靠手动,就那几把剪子,要问他们的话,他们都会说其实没啥秘诀,就是熟能生巧。先洒水理清头发纹路,简单梳理后想想怎么剪,然后就开始了,迅速的修剪后整体打薄,最后再修出耳朵便大致完成了。不过细心的剃头匠最后还会仔细看一遍,有些单独的长发还是要修去,我小时候就剪过个圆的脑袋,那可真是圆…… 不过这批人都已经老了,而且现在理发店那么多,所以他们生意差了好多,只有一些还是做着居民生意,跟几十年的老朋友聊聊天。
匠人们精湛的技艺来源于他们对技艺的执着于巧思,何为匠心?请与长安睿骋一同开启 “匠心之旅”来感受那些年有关匠人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