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安岳采访,以游客身份随意打了辆车,问的哥:“师傅,想去吃二两机器人刀削面,找得到不?”的哥回答:“三医院斜对门,安岳人都晓得。” 有嚼头有卖相:“机器人”削面忙不停 “老板,二两刀削,红汤排骨,多加菜。”早晨8点,安岳县宽板凳机器人刀削面店食客不断。熟客们一进店门就背顺口溜一样地点着餐。玻璃隔断的另一边,老板娘周宇一边动作娴熟地打着调料碗,一边唱山歌一样地应和:“二号桌靠墙的眼镜医生,二两刀削,红汤排骨,多加菜。”说话间调料已经打好。随后,“喜羊羊”机器人启动削面程序。伴随着有节奏的机器声,不到一分钟,分量足足的二两刀削面就已经下锅。老板谭元军用长筷子轻轻拨开滚水里的面,迅速盖上锅盖,不足三分钟,在老板娘“五号桌花裙子美女,一两水粉,清汤酸菜,不要葱”的吆喝声中。眼镜医生已端起了热腾腾的刀削面开吃起来。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老板娘、机器人、谭老板,三者配合默契。 再细看这刀削面:根根分明,利落均匀,厚薄相当,长度等同,只是比普通的刀削面稍微窄一点。面碗里混合着红油芝麻,面汤上漂浮着碧绿小葱。坐在宽板凳上,先喝一口免费豆浆,再有点声响地将刀削面吸入嘴里:弹牙爽口,韧劲十足!之后,就再也无暇顾及食客连续不断的点餐声和老板娘穿透玻璃的吆喝声了,只顾着手里停不下来的筷子。 老板有想法:刀削面机器人 可参评“中国好员工” “我们开面馆子有七八年了,之前一直卖水面。直到2012年才买的这个机器人。”老板娘周宇告诉记者,当时买机器人投入了一万多元钱。“我们做小面生意的,要一次性投资一万多元,还是觉得偏贵了。”但是这个机器人却为这家小店带来了不可思议的人气和财富。“我们现在经营的项目多,水面、刀削面、水粉、米线都有。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个机器人每天可以挣五百元钱左右,占得到营业额的三分之一。细细算来,没到半年本钱也就出来了。”老板谭元军听到这里,也稍显得意地介绍起自己的机器人搭档来:“不仅是回本快,这个员工没有脾气,不需要涨薪、也不会跳槽,而且干活的质量一直很有保障。比我老婆脾气好。”一听这话,老板娘周宇咯咯笑了起来:“是,喜羊羊好,推荐它当‘中国好员工’。” 80后当家:原是“懒主意” 走出财富创新路 记者细细打量过“喜羊羊”机器人之后,问:“之前是谁的主意要买个机器人来工作?”老板娘回答:“是我们当家的。他是八零后,想法新潮。我是七零后,只有支持。”一听这话,老板谭元军却收起了笑容,真诚地解释道:“2012年前后有一年多时间,我妻子生病,她身体不好,生意就不太好做。我最开始是想新增加点项目,毕竟只卖水面太单一了,就开始慢慢学刀削面。但是,我一个人揉面、削面很累。妻子看着心疼,那个时候,外面又请不到合适的人,情急之下在网上看到这个机器人。其实也是打了个‘懒主意’。”在一旁的周宇补充道:“人一辈子是应该敢于创新,勇于尝试。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有这个机器人,没得我夫妻两个的勤劳肯干,没得我们买好肉用好油的诚实经营,这个生意也是火不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