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公众服务,就怕“最后一公里现象”。什么意思?就是说,前面的事情看起来都做了,都尽力了,但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候掉了链子,攻不上去,拔不下“据点”,问题除不了“根”,前面的努力都白费。
现在有一件怪事,恰恰印证了这个问题。对山东浩岳业绩造假和围标山东黄金地产山水郡六期问题,山东省纪委第七检察室、山东省建设厅查清了违法事实,对此工程按废标处理并报到中纪委。事实虽然查证清楚,但对省纪委的调查结果,济南招标办案人等有关方面却没有认真执行,导致问题拖延至今。“最后一公里”又一个怪现象由此而生。
“一公里”的问题,本没有生存的土壤。总理李克强曾说,简政放权必须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最简单的才是真理,本来是很简单就能做好的事情,搞得那么复杂。说到山东浩岳业绩造假和围标山东黄金地产山水郡六期问题,不就是这样吗?问题查明了,事实清楚了,解决起来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有关方面却拖拖拉拉,导致问题变得“复杂”了,似乎成了无期案甚至无头案,解决起来遥遥无期。
如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一样,对政 府职能部门来说,割除积弊,也会碰到暗流涌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成了很多人的人生哲学、为官之道。不同于贪 污腐 败这种党和国家的“致命伤”,庸 、懒、散虽然是“慢性病”,但不加重视,最终也会“不治将恐深”。所以,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必须“ 动刀子”、“出重拳”,坚决追责,否则养痈贻患,悔之晚矣。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老百姓一直在勤劳奋斗,当干部的决不能为官不为。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被作为本届政 府开门第一件大事。简政放权是给老百姓办事铺平道路,不应成为职能部门不做事、少做事的借口;层层“放权”不是层层“推责”,不该管的地方不能长伸手,但服务意识不能丢,领导干部要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处理身边事情的基本准则。我们对违法行为不能容忍,对无担当、无作为的庸懒散同样不能容忍。领导干部要有“为官不易”的风险意识,也要有 “为官不为”的羞耻意识——法治政 府建设容不下庸官懒政,法治思维影响日渐深远的民心,同样如此。
山东省纪委为民服务别止步于最后一公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