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10|评论: 2

[东进潮歌] 古镇新湖贵无价/冷林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9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mala.cn/资阳大众网                  古镇新湖贵无价/冷林熙
        ---赋赏三岔湖底古镇感怀
雄州风光如锦霞,千古秘籍颂三岔。
世人只看湖山美,哪知圣宝在水下。
乾封古镇通四海,六大会馆连万家。
自古号称小成都,文武商雄三岔坝。
从来斯地多豪杰,军三旅九团十八。
废镇造湖痛割爱,万世功业继生发。
百万人民心血汗,浇开中川水利花。
渠库串珠梦早圆,西部江南也靠它。
三倍西湖百余岛,开发前景冠华夏。
感佩记者献佳作,再谢美好写照画。
醉赏好帖增神气,古蜀胜地开奇葩。
大道至简阳光普,人文精神播芳华。
天府明珠添神韵,古镇新湖贵无价。
附:
            “三岔湖底古镇”全文: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段玉清 整理)天府新区建设不断加快,天府新区辖区内的三岔湖也引来越来越多游客关注的目光。不过,在领略三岔湖畔秀美风景、品尝美味河鲜的同时,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到过,就在三岔湖的湖底,还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秘密。是沉船?还是宝藏?脑子里是不是浮现出了泰坦尼克号呢?NO,NO,NO都不是,比沉船、宝藏还要厉害,三岔湖湖底有座古镇。
湖底居然有古镇?且慢慢给你摆。
乾封镇PK三岔镇 湖底小镇的千年往事
故事还要先从湖面说起。
三岔湖位于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上游的简阳市三岔镇。其实呢,它并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湖”,而是一座水库。三岔湖又名三岔水库,1975年3月动工修建,1977年2月完成现有规模。
三岔湖面积很大,不仅有27平方千米的水面,还有2.27亿立米蓄水。觉得这些数据不够形象?那换种说法,三岔湖不仅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面上还有113个孤岛和160多个半岛。
小伙伴们肯定有疑问,这么大,当时是如何修建成的?原来三岔湖如今的所在地是原来乾封、三岔镇的旧址,为了修建三岔湖,当年的乾封、三岔旧址都被淹入了湖底。
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因为地理位置独特,资阳、成都、眉山等地不少人对三岔镇都很熟悉,但对乾封镇却鲜有耳闻。三岔镇之所以有如此地位,离不开多年前其与乾封镇的竞争。
要说乾封、三岔镇的PK故事,要从西魏开始说起。据史料记载,西魏时期,乾封镇不仅为西魏婆闰县县治之所,还是当时主要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由于经济发达,市镇繁荣,又有政区优势,北宋时期,乾封镇还出现了以许奕为代表的文人官吏。
明初,由于四川移民增多,加之政区变化,乾封镇地位开始下降,而离乾封十多公里的三岔镇开始替代乾封镇成为新的商贸及物资集散地。清雍正元年,三岔镇正式建镇设治,取代乾封镇而取名“永鑫场”。由于永鑫场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所以被人俗称为“三岔坝”,而其“永鑫”之名渐渐被人淡忘。  
“小成都”三岔坝的繁荣与重生
三岔坝的繁荣首先体现在会馆多。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后有一次大的移民,来三岔的有五个省的人。两湖的人建立了真武馆,贵州人建立了贵州馆,江西人建立了万寿宫,广东人建立了南华宫,再加之本地人建立的文武宫,三岔坝当时共有共有六处会馆。
要说三岔坝辉煌的时期,不得不提1926年至1930年的化铜时期。当时,仁寿、资阳等地收集铜钱的商贩,将铜钱运到三岔,化铸成数十斤一个的大铜板再运到成都。到了成都,再由当时的军政府将铜板铸造成二百文的通用铜元。当时的三岔坝,通宵达旦,火光彻天,因为化铜的原因,促进了三岔坝的繁荣,因此三岔坝有“小成都”之称。
不过三岔坝的繁荣很快就过去。上世纪70年代为破解水资源瓶颈,简阳人民在原来乾封、三岔旧址修建三岔水库。原来的乾封、三岔旧址变为湖底。但旧址不远处,新的三岔镇巍然崛起。
如今,三岔湖周边地区已被划入天府新区,环湖路、长岛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马鞍山观景台……三岔湖附近旅游配套设施正日趋完善。未来,相信三岔湖这颗天府明珠会以优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和崭新的姿态吸引着更多人关注的目光。


广告:资阳第六届“妇幼保健杯”好孩子宝宝秀报名啦!秀出宝宝萌照,赢取欢乐大奖!点此报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5-30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淳风,简州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三(602)年,卒于唐高宗咸宁元(670)年,终年68岁,天文学家。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说:“在平泉县乾封镇有唐太史李淳风之故宅及墓地”。据考,古平泉县治在今简阳市草池镇平泉村,乾封镇即古婆润县城,在今简阳三岔镇和董家埂乡之间,故址已没于三岔湖中。元《一统志》说“李淳风墓在平泉故县乾封镇东十里”。《四川通志》说:“唐李淳风墓在(简)州西”。明朝曹学铨著的《蜀中名胜记•简州学记》说:“淳风生于州之乾封镇,有故宅及墓地”。清《咸丰简州志》卷三地舆志说:“唐李纯风墓在州西五十里”,“乾封山,在州西六十里,山形如乾卦,下有李淳风墓室丹灶存焉”,“淳风洞,州南一里南崖孝光寺之右,洞可容十余人,万历辛巳(1581)简州守赵完贰、尹萧九叙、吏目宋启元于洞壁镌‘淳风卧榻’四字,金堂陈一沺有游淳风洞诗载艺文志”。民国《简阳县志》载“李淳风生于州乾封镇,有故宅及墓观”。众多史志都一致记载其故宅、墓地在简州,《蜀中名胜记•简州学记》和《民国志》直言生于简州乾封镇,因此,李淳风为简州人无疑。而新、旧唐书及其他一些书籍记载李淳风是岐州雍(今陕西凤翔)人,可能是李淳风曾迁居那里,就如张孝祥随父辈迁历阳乌江,《宋史》记其为历阳乌江人,魏野是蜀人迁陕史书即记其为陕人一样。
另外,考证其父李播和其母相遇的事件,也证明他只能是简阳人。《神仙通鉴》说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在“宇文周时偶出游,因此得淳风母,生一子名淳风”。《神仙通鉴》还说,成都人、地理学家袁天纲和李淳风是同母异父的弟兄, “天纲甫襁褓,兵乱失母”,袁天纲的母亲在逃命途中遇李播被李收留而后生下李淳风。按历史事实分析,袁天纲生于公元580年,这年隋文帝杨坚派梁睿帅兵20万攻进成都,这就是“兵乱失母”的原因,该书还说,“歧山李播者,宇文周时偶出游,见一女傍徨道侧,……遂携归,为妇,询其从,知道成都袁氏……生一子名淳风”。其实,在简州也有一山名叫“歧山”!《咸丰简州志》卷三地舆志是这样记载简州歧山的:“忠国歧山,在州西一里,宋州牧李大全死难于此,因名。”(即在原“歧山”二字前加上“忠国”以褒扬李大全)据此分析,杨坚派兵从北面攻取成都,平民自然就只能从东南方向逃跑,简阳在成都东南一百多华里,常人可以一天就逃跑到达,所以居住在简州歧山附近的李播能与之相遇婚配而生下李淳风。
李播在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据《旧唐书·李淳风传》“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这些,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有一定的影响。
《旧唐书·李淳风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
进入太史局之后,李淳风首先提议对传统浑仪加以改进。在古代中国,浑仪是人们进行天文观测时必不可少的仪器,它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历法的制订。当时皇家天文机构使用的是北魏铸造的铁制浑仪,该浑仪行用时间已久,而且没有黄道环,结构相对简单,刻度也比较粗糙,不能适应天文观测的需要。《旧唐书·天文志》形容该浑仪是“规制朴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动,乃如胶柱;不置黄道,进退无准;”说用它“不足以上稽天象,敬授人时”,因此,必须对之加以改造。就在这种背景下,李淳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李淳风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在唐太宗的首肯之下,他经过精心设计,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制成了一台新的浑仪,名为浑天黄道仪。在这台浑仪上,他创造性地将赤道环和黄道环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如何使黄道环与天空黄道相对应的难题。在浑仪上安装黄道环的做法,由来已久,东汉时即已发明了太史黄道铜仪,但由于黄道只是太阳周年运动的平均轨道,在天空并无明显可见的轨迹,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使仪器上的黄道环与天空中的黄道相对应的方法。而在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上,黄、赤道环是按其相应方位固定在一起的,赤道环上刻有二十八宿距度,这样,只要赤道环与天空二十八宿位置对准,黄道环与天空黄道也就自然对准了。此外,他还在浑仪上架设了白道环,用以反映月亮运动轨道,这也是前无古人的。
李淳风的浑天黄道仪在浑仪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弥补了北魏铁仪的不足,改进了东汉黄道铜仪的结构,对唐代浑仪的研制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开元年间一行和梁令赞创制的黄道游仪,就是以李淳风的工作为其础的。
浑天黄道仪研制出来后,李淳风又撰写了《法象志》七卷,系统总结,论述了历代浑仪之得失。他将该书呈上朝廷,得到嘉奖,被加授承务郎。而他研制的浑天黄道仪则被留置宫中,用为内庭测验之器,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不善,这架浑仪后来于宫中丢失,没能充分发挥其观测作用。
李淳风不仅是一位实验天文学家,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天文观测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是一位理论天文学家,对天文著作的撰述、历法的制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贞观十五年(641),他被授予太常博士,“寻转太史丞,撰《晋书》及《五代史》,其天文、律历、行、志皆淳风所作也”,在历代正史天文志中,《晋书天文志》被公认为最佳,李约瑟博士曾誉其为天文学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发展影响很大,而该书正是李淳风的手笔。该志的体例被后世作史者奉为编撰天文志的圭臬,李淳风也因修史之功而被封为乐昌县男。
在历法制定方面李淳风也很出色。唐初行用的《戊寅元历》到太宗时己经疏误很多,急需修订,由于李淳风是因为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而得以进入太史局任职的,在浑仪研制方面又成绩斐然,修订历法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没有停留在对《戊寅元历》的修修补补上,而是以隋代刘焯的《皇极历》为基础,制定了一部新历法即《麟德历》,使传统历法得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传统历法相比,《麟德历》有许多可取之处。它采用了定朔法排历谱,结束了自何承天以来二百多年定朔法与平朔法的论争,使历日与天象更为切合。该历法在数据处理上也别有特色,对各种天文数据采用同一个分母使得计算大为简便。
正因为李淳风在天文学方面有非凡才能,所以后人在关于他的各种神秘传说中,对此也有所反映。《隋唐佳话》说李淳风将新历校对编成后奏给太宗,说将有日蚀,当日蚀结束时将不吉利。太宗听后,不高兴地说,如果没有日蚀,你自已将怎样处罚你呢?李淳风说如果不发生日蚀,那我就请求处死我!结果到了预报的日期,太宗等侯在院中对李淳风说;我放你去与妻子和儿女告别吧!李淳风说别慌,时辰还差一刻呢!并指着日影对太宗说:到这个刻度必会发生日蚀!结果到时果如其言!日蚀发生得不差毫发。这表明李淳风的天文学造旨己很深了。
在传统数学方面,李淳风也功不可没。他曾奉旨注解古算经十书,为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的算学文献发挥了巨大作用。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称他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释家”。在注解古书的过程中,还不时有自己的创造发明,并将这些发明以给古书作注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文献。
龙朔二年(662),李淳风被授任秘阁郎中(即太史令),从此,他在这一首席皇家天文学家位置上一直任至寿终。作为一个封建官员,他在太史令位置上最为史家所称颂的是利用其占星学家的威望劝说唐大宗勿滥杀无辜的事。当时有本谶书预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太宗对此心坏嫌恶,秘诏李淳风商议,欲将有嫌疑者尽数杀掉。李淳风劝阻太宗说“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而且即使这次侥幸将其杀死,也必然还要复生,那时,她“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这些话发挥了作用,“太宗善其言而止”,避免了一次监杀。李淳风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名气,甚至被奉为神仙,与此事不无关系。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淳风就是一个出生于简州的天文学家!尤以“风鉴勘舆”之学名垂古今,其著作《乙巳占》、《推背图》、《百决图》等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一位名冠古今的玄学家。
同时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位给风定级的人,他按风吹动树的情形,把风分为动叶(树叶吹动)、鸣条(枝条发出响声)、摇枝(树枝摇动)、堕叶(落下树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飞砂石、拔大树等八级。四百年后,英国航海家蒲福在这个基础上,把风分为13个级别。帆船在海上一动不动,为零级;帆船每小时被风吹走2海里,为2级;风把帆船吹倾斜,为4级;有危险时为6级;帆船基本上不能行驶了,为8级;风吹得海浪滔天,为最大的风12级。1921年,国际气象学会进一步精确了这种风速和风级。1941年,这种风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李淳风是一名出生在简州的科学家,不是神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