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何青松 王绍建 5月11日,笔者从南部县文化馆了解到,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今年6月1日至7日在成都市举行。届时,该县将以政府名义组团参加,展出该县皮影、花灯、傩舞、剪纸、根艺和评书等具有南部地方特色的实物、图片和音像,并进行双峰傩舞的现场表演。
据悉,南部县是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皮影、傩戏、地灯、花灯、剪纸、提线木偶、根艺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就很繁荣,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大量的实地采录和考证,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类26个,口头传说6个大类共146个,传统音乐、器乐168个,传统艺术类36个,餐饮文化类18个,传统手工艺36个。其中马王皮影、店垭花灯、李大新剪纸、杜家班傩戏还被誉为川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四朵金花”,享誉省内外。一度销声匿迹的地灯戏,几乎失传的马王皮影多次应邀参加各类庆典演出,鲜为人知的李大新剪纸,以其细腻的刀法,精美的造型更是闻名国内外。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在普查的同时,也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弘扬。
南部县文化馆馆长邓太忠向笔者介绍说,为了向新中国诞辰60周年献礼,总结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县文化馆正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开始编撰《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书,该书将收录传统表演、口头文学、传统手工艺等16个大项,预计200余万字,并将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