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60|评论: 30

[信息动态] 【域外“川音”】蜀戏出川方三日 挑帘红透恩施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戏出川方三日   挑帘红透恩施城                                        2015.6.1.杨  荥


     提要 郫县振兴川剧团在团长易超文的领导下,以弘扬川剧为己任爱戏敬业能把川剧如此光鲜地盘活到这个份上,个中三味唯自知。

     5月28日,应湖北恩施州、市博物馆,恩施州博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郫县振兴川剧团团长易超文,川剧名家周大祥及由该团青年演、奏职员组成的“乌兰牧骑”,携新编川剧《飞云剑》,一行十四人轻骑出川,驰抵鄂西恩施市。
    次日,在恩施州《蜀韵雅风——川剧脸谱艺术展》大型展中,150件形态各异的川剧脸谱,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感官和心灵上的美妙体验。成都振兴川剧团表演的国粹川剧变脸演出在州博物馆多功能厅登场,其间的互动环节(儿童川剧服试穿体验摄影、脸谱画像填色、现场川剧教学)等成为场聚焦点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和市民的热烈欢迎
    行前,振兴川剧团与恩施州相关部门签订了除参展外的八天十六场(每天两场)川剧演出。并对赴鄂演出作了精心安排,在不影响郫县剧场日常演出的前提下,挑选了十四名技能过硬演技一流的优秀青年奏人员组成了一支短小精干的“乌兰牧骑”式演出队
    为向外充分展示四川民营川剧团的精神面貌和演出水准,再现蜀戏冠天下的迷人魅力,他们携带了获对方首肯且反复打磨,倾情新排的传统川剧《飞云剑》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晶小倩》。此剧在保留旧本的情节中揉合了变脸、吐火等诸多川剧独门绝技,提高了该剧观赏,平添了神秘感,使其具视觉冲击力。
    这是一次东出夔门向域外宣传川剧,展示四川营间剧团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川外能否接受、认同坐大巴蜀的唯一剧种 --- 川剧的一种积极尝试。对此,大家分外珍惜剧目选定之后全体演职人员在川剧名家周大祥先生精心指导下,齐心协力,不辞劳苦地为新排大幕川剧《飞云剑》做足了功课。行前,易团心中忐忑难安,虽怀自信,但终因心中无厎,成败难测。
    5月29日下午7时恩施观众的翹盼中进行了第一场首演。这是一场激动人心,令人终身难忘的域外川剧演出演出进行时,掌声、喝采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潮水般湧向舞台直面此情此景,易团醉了,演员醉了,观众醉了…。易团感慨万千;“这是自建团以来所有本土演出中从未遇见过的火爆场面,堪比80年代传统戏复苏后的黄金时期”首演空前成功
    首演受到了州、市文化、非遗保护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照,相关领导及各界名士,社会贤达、新闻媒体出席观看了首场演出并热情致贺。相关报道也见诸报端。事后,相关部门宴请了全团演职人员,祝贺演出成功。
    首演成功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川外观众也能看懂川剧,他们对外来剧种如此欢迎、包容竟至狂热。
    情理之中;天道酬勤。这是付出心血、艰辛、汗水换来的丰硕回报,全体演职员心里别提是怎样的欢欣和自豪。当然,蜚声中外的川剧绝技周大祥先生亲自操刀导排并参演其中,为首演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郫县振兴川剧团在团长易超文的领导下,以弘扬川剧为己任爱戏敬业能把川剧如此光鲜地盘活到这个份上,个中三味唯自知。确实,为了川剧,他们尽力了
    午夜,易团电告 川剧计划八天十六场的戏票早已告謦(按每场二百票计当能满足五千观众观赏川剧),的票价并未使前来的观众热情稍减,场内依然掌声不息,场外仍是一票难求。川剧《飞云剑》在有意无意间,“旋风”般吹进了恩施古城的里弄、街巷
    又及;武汉相关部门经媒体传播,知悉川剧入鄂,特赴恩施考察后,力邀振兴川剧团赴武汉等地演出。


    新编川剧《飞云剑》恩施剧场入场票价:
            甲票:120元   乙票:108元   丙票:98元




    祝贺:振兴川剧团恩施首演圆满成功!

     希望;振兴川剧团再赴荆襄,为川剧、为川人、也为自己,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相关链接:


      4045754_232019360181_2.jpg

          20120611135100.jpg

          u=1031393765,2865028030&fm=21&gp=0.jpg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下辖恩施市、利川市 、建始县、巴东、咸丰、宣恩、来凤、鹤峰。全州人口403.25万人     恩施灯戏俗称“唱灯(儿)”,是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剧种之一。其中,尤以流行于恩施白杨坪乡羊角坝一带的“羊角灯戏”最具代表性,“羊角灯戏”的班底规模、活动范围较大和历时较长,演出的代表剧目《雪山放羊》,在参加1955年湖北省汇演中获奖,经湖北省戏曲界鉴定,定名为恩施灯戏,主要流行于恩施州所属的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及建始县广大农村。参见百度百科词条:“灯戏”、“梁山灯戏”等相关词条。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川剧形成概况的记载,恩施灯戏源起四川灯戏,四川灯戏是川剧的“祖宗戏”,广泛流行于农村。恩施与四川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或相似,语言也相互沟通,因此,“灯戏”一经流入恩施,并与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恩施灯戏。从其流入、演变的历史进程来讲,恩施灯戏从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当有近200年的历史。
    恩施灯戏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 恩施灯戏在恩施本土落地生根后,其演唱的语言也自然多使用逐渐文学化的恩施方言。唱词一般为七言对偶式,句式为二二三,也有十字句。
    恩施灯戏 其特点有四:一是服装道具简单,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三副口条、一把剑足矣,没有舞台装置和布景;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没有净和末,但在极少戏里有近似末的老生,出台常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过4人;三是器乐不多,文场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场增加鼓、锣、钱;四是不择演出场所,院坝、 广场皆可。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春元宵,欢度佳节,称“贺新灯”清明祭祀,称“清明灯”,寿诞祝寿,称“寿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喜灯”;烧香还愿、酬神祭把,称“公灯”。 灯戏传人孟永香表演《雪山放羊》: “世人说我心太狠,团转四邻都闻名,我心直口快讨人恨,那些背时儿子,他说我是狐狸精,老身王氏,未生三男四女,膝下只有一子名叫桂生,小媳妇名叫谷玉英……”。
    剧目 恩施灯戏主要在恩施、利川、咸丰、宣恩及建始部分地方的广大农村中的年节、婚嫁、寿诞等民俗吉期中演出。灯戏旧时剧目多为男女艳情,故士绅人家不许子女观看,灯戏往往于午夜搭台演出。但灯戏中旧时也有不少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好剧目。 恩施灯戏剧目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灯戏固有剧目(或说传统剧目)共79出,如《吴豆拜年》等;二是与川剧、南剧合班演出剧目,即灯戏艺人称之为“风绞雪”类演出剧目有17出,如《[1] 薛仁贵打摩天岭》等。三是从川剧、南剧移植、改编剧目有6出,如《山伯访友》等;四是解放后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有10出。 恩施灯戏剧目有《雪山放羊》、《洞宾点单》、《拦算》、《庙会》、《王麻子打样》、《小说媒》、《喀砸的个偷》、《寡妇门前》、《接干妈》等。 近日在恩施州调研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工作的湖北省“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评审专家组成员、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何中华女士向州市文化部门透露:恩施市白杨坪乡以地方剧种《恩施灯戏》为主要内容申报的“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已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审定,并报送文化部终审。这是该乡灯戏去年底进入市第一批市级非无助文化遗产名录后的又一新进展。 灯戏是恩施自治州南、堂、灯、傩、柳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属单本折子戏,角色大多是平民百姓,情节均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趣闻,基本上不涉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历史事件,具有“小情节”、“小人物”、“小戏班”的“三小”特点。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简单,田头、场院随处可“设场”演出。唱腔、道白诙谐幽默,动作滑稽生动,风格鲜活,易学、易唱、易传,因此成为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1952年和1954年,该乡灯戏班《雪山放羊》和《神狗打柴》剧组,先后两次代表恩施地区赴省参加中南六省业余戏剧汇演,均获极大成功,省戏剧界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恩施灯戏》。 白杨坪《恩施灯戏》现已师承九代传人共一百多年,其中第八代传人(班主)廖南山(已故)和第九代传人(班主)孟永香均由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2005年,州文联和州民间艺术家协会正式授予“恩施市白杨坪灯戏表演队”队旗。该乡现有灯戏小班5个,从艺70余人,剧目112个,年演出活动经常。由于其活动的经常性和演出地点的不确定性被人们戏称为灯戏“游击队”。 为不断传承与发展《恩施灯戏》,恩施市白杨坪乡政府实行了灯戏专项财政预算,制定了 “十一五”传承、 发展规划。规划已申报剧团建设系列项目,并在上级文化部门支持下,与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建立民间文化艺术数据库,继而成立灯戏艺术研究所,举办灯戏“艺术节”,以此力推该地民间灯戏加速进军艺术殿堂。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朝后期以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经文人、乐师揉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属湖北地方民间小曲中重要曲种之一。
     恩施傩戏是湖北民间戏剧种类之一,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行当有生、旦、净、丑四行。剧目分正邪八出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表演难度表演功力相当深厚被称做“中国戏剧活化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兰牧骑(名词解释)
     乌兰牧骑作为一支有着浓郁民族特点的文化轻骑队,在内蒙草原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从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后,很快就像雨后春笋似的在草原上传播开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乌兰牧骑最初队员只有10余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乐器简单轻便,全队只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这种精悍的文化工作队,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可演,节目都是自行创作,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以农牧民喜爱的歌舞为主。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6-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为易超文的“振兴川剧团”请功,实在是为成都人民拿脸、全川人民拿脸、当然也为全体民营剧团拿脸增光,某些剧团要急起直追,高投入低产出不是川剧的传统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5-6-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zkx397171916 发表于 2015-6-1 20:11
应该为易超文的“振兴川剧团”请功,实在是为成都人民拿脸、全川人民拿脸、当然也为全体民营剧团拿脸增光, ...

    老师所言极是!自负盈亏的民营剧团能把川剧“折腾”到这个份上确非易事。      反观一些靠皇粮养活的剧团,为政绩、跑奖、排了不少高投入,赔钱赚幺喝的戏,有几个能有票房收益?能受戏迷垂青?
      一些风头正旺的所谓名家,也不过沽名钓誉,根本拿不出几个象样的戏。有的甚至不如民营“火把”中的艺人。个别院、团的有些科班演员只会唱一二折戏,且安于现状,宁跑龙套也不思进取。此等弊端皆拜“大锅饭”所赐。如下岗到“火把”恐也在淘汰之列。


发表于 2015-6-2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振兴川剧团外省演出取得成功,顶.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游子 发表于 2015-6-2 08:08
祝贺振兴川剧团外省演出取得成功,顶.

          谢谢老师临帖关注。
发表于 2015-6-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QQ.png

发表于 2015-6-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临帖关注。:handshake

发表于 2015-6-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演出成功!正应了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就是我们的民营剧团!

发表于 2015-6-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郫县振兴川剧团到湖北恩施演出,失去收复川剧的失地。川剧本来就是随着移民沿长江水路带来的。早先在川剧班子跑码头的年代,常去湖北、贵州、陕西汉中一带和云南演出。那里的民众很喜爱川剧,因为语言民俗跟四川很接近,听得懂川剧的演唱,爱听川剧。[/b]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表演艺术家来我州献艺


              来源:恩施日报  2015年06月05日08:08 (记者 杨顺丕 恩施图片库 徐敏 摄

pic_76896.jpg http://www.enshi.cn/images/20140508/pic_76896.jpg



5月29日晚,演员在州博物馆多功能厅为群众表演川剧。

在世界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州博物馆邀请川剧表演艺术家来我州献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恩施新闻网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pic_76896.jpg


                           20150604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 砸锅卖铁办剧团 易超文成立郫县振兴川剧团

                                                               中国戏剧网

    “爷爷变成大花脸了,真好玩儿。”一大群充满好奇的孩子在后台围着易超文不停地问。
     自2012年6月郫县振兴川剧团建起后,这里成了郫县乃至成都的戏迷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地。团长易超文出生于一个川剧世家,少年时每天跟着父母在剧团里表演,20多岁时川剧不再吃香,为了生计他走出了剧团做起了生意,但始终没有忘怀自己的家乡,没有忘掉那声声伴随童年记忆长大的川剧。

  砸锅卖铁办剧团

   易超文告诉记者,“我是听着、看着、唱着、演着川剧长大的,在西藏做生意的那次翻车事故,差点把命都丢了,也让我下定决心回来唱川剧。”他将所有积蓄都用来组建剧团,还向亲朋好友借了近70万。家住老西街附近的戏迷杨大爷说:“我是个资深的川剧迷,以前郫县有个剧团被拆了后,像我们这样老一辈的就听不到川剧了,一听说这里要建一个剧团,高兴惨了。易团长他们抵房子贷款,砸锅卖铁在坚持着唱川剧,不仅是唱得好,还免费教周边的娃娃学川剧,很不容易有人对川剧这么着迷。”易超文的妻子陈燕琼是位女白领,看着丈夫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去唱戏,她直接告诉易超文:“离婚,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了!”即使这样也没有让易超文收手,他找回了儿时学唱川剧的师兄妹们,寻访了成都周边优秀的川剧演员,郫县振兴剧团开唱了。

  从娃娃开始培养川剧迷

  偶然的一次,易超文听到台下观众的孩子在好奇地追问旦角和鸡蛋是什么关系……易超文陷入了深思:自己在努力传承着川剧,积极培养唱川剧的传承人,可是将来谁来听川剧呢?于是易超文组织孩子们来免费听川剧,培养川剧迷,目前已经有三批小朋友周末来听川剧了。他说:“上一个周末,成都有100多个家长专门带着孩子来听川剧,这是对我培养川剧迷这一想法的肯定,为此我专门上台给孩子们演了《武松打虎》。”振兴剧团的编剧给记者介绍,“我正按照易团长的想法结合小学的课本在编《农夫与蛇》《东郭先生》的剧本,根据课本上浅显易懂的道理来演唱,孩子们可能会更感兴趣。”现在每天至少有100多位川剧迷来听,易超文很满足,他说:“我会一直坚持唱川剧,希望有一天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传承人。”



发表于 2015-6-6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84952g1fpnn6ittv1v44i.jpg 091756ou14r7z4oovs4324.gif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飞老师给力。

发表于 2015-6-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6-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锦官城北 发表于 2015-6-5 21:06
郫县振兴川剧团到湖北恩施演出,失去收复川剧的失地。川剧本来就是随着移民沿长江水路带来的。早先在川剧班 ...

赞同!陕西汉中一代的民歌唱法与四川一模一样。所以,川剧要收复失地:云南、贵州、湖北、汉中。。。。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2471308430 发表于 2015-6-5 17:09
祝演出成功!正应了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就是我们的民营剧团!

    谢谢老师临帖关注。

发表于 2015-6-7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