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跟往常一样,乐至县双河场乡水庙口村14组农户李大杜到桑园里采桑叶回家喂蚕,目前这批蚕进入了最关键的“催老蚕”环节,李大杜忙得不亦乐乎。“蚕桑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我一人每年喂四季蚕,每季一张蚕种(28600粒),单蚕茧一项年收入约5000元。”李大杜告诉记者。
目前,乐至桑树的种植面积已达12.9万余亩,是四川省重要的蚕桑大县。为了让传统的蚕桑业焕发生机,乐至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进村入户 搞技术培训
养蚕是乐至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围绕“打造全省蚕桑产业综合实力第一县”目标,乐至县扎实开展“进村入户养蚕技术培训”行动,强化科技化养蚕。通过技术支撑,全县建立了以高寺、童家、石佛等重点蚕桑产业镇的养殖规模基地。
2015年,乐至县蚕桑局继续坚持投入向大户集中、项目向大户倾斜、技术围绕大户服务的“三集中”原则,落实资金、技术和人力,做好现有2000户的服务指导,新增1000户,全县培植养蚕大户达到3000户、户平年养蚕15张以上的目标。大户稳定发展,户均养蚕量增加。童家镇养蚕大户廖素珍去年养蚕59.4张,蚕茧收入7万余元。喜获丰收的廖素珍表示,今年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政策加以扶持,技术上加以支撑,农民养蚕收入显著提高,栽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效地推进了乐至县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
创新模式 桑园添效益
在乐至县高寺镇梨子湾村,梨子湾村蚕桑专业合作社的童先林正在查看今年桑叶的长势。“别小看这些桑树,这可是我们全村的主导经济产业。”童先林告诉记者,“只要掌握相关技术,桑叶可以养蚕,桑枝可用来种桑枝菌,桑果可以买鲜果、酿酒,另外我们还在桑树下套种沙参等中药材。”一块小小的桑园,给桑树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童先林细算了一笔账,新嫁接的果桑进入盛果期,每亩能产1000公斤左右,每公斤的桑果按6元来算,就桑果的收益就在6000元左右;桑园套种沙参,每亩可产沙参500公斤,按市价2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将近1万元;废弃的桑枝可用来种植食用菌,每亩收入在4000元左右;再加上桑园养蚕的3000元收入,一亩桑园的年收益超过2万元。
据童先林介绍,为了打破桑树只能采叶养蚕的传统做法,使蚕农获得养蚕以外的其它收入,近年来,乐至拓宽蚕桑产业链条,加大蚕桑综合开发力度,推广了 “桑—菜”“桑—草—牧”“桑—禽”“桑—粮”“桑—中药材”等发展模式。
乐至还专门引进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收购蚕沙进行深加工,把常人眼中没有价值的蚕沙用来提取叶绿素。“以前把蚕沙用来肥田种庄稼,现在每吨蚕沙的收购价可达1500元,这无疑又多了一笔额外收入。”养蚕大户廖素珍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