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我市投入一批纯电动公交车,增加了企业营运成本(本报记者蒲滔摄)□本报记者文宇
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电子站牌、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掌上公交……这一切,已构建起我市便捷、智能、安全的公交出行体系,加上公交司机的热情服务,市民出行方便又暖心。但是,受大环境影响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公交公司目前正处于“即便亏损也要继续经营”的尴尬境地,独木难支,发展受阻。
条条措施“上马”,只为“市民满意”
“打造百姓满意公交,公交服务让百姓满意”。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蕴藏着公交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从2012年开始,公交公司通过“四个打造”,不断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和强化职工服务意识,让每一条公交线路、每一辆公共汽车和每一名公交职工都向社会传递出“热情周到”的服务信号。
一直到现在,“四个打造”依然是公交公司发展最核心的内在动力。一是“服务打造”员工优选化,着装统一,规范服务用语,公开服务承诺,常态化考核培训。二是“车辆打造”车身外观靓丽化,车辆设备齐全化。三是“站点打造”站点改造经典化,候车环境人性化。四是“车内打造”服务设施全面智能化,线路标识人性化,设置车厢便民设施。
“市民满意”是公交事业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创新服务举措,建立服务标准,完善监督机制等措施,公交公司形象和口碑不断改善,获得百姓认可。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不时通过公交公司服务热线、信件、锦旗、新闻媒体等方式反馈到公交公司。
公交公司通过10路精品化线路的示范带动,以打造星级线路创建活动为抓手,对全市公交线路进行星级评比和定制公交优质服务进行考核,建立起涵盖驾乘人员服务规范、营运质量、安全、车容车貌、乘客投诉的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打造出一星级线路10条、二星级线路86条、精品化线路1条,占公交公司总线路的87%。
同时,公交公司还健全完善了行业监督、公司自律和公众监督并重的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开通了交通服务监督电话,建立24小时电话值守、接听、处理机制;通过网络理政平台、市长热线、行风政风热线以及来信、来访等方式,积极响应市民关注,解决出行、乘车中遇到的困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据市城调队调查显示,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14年满意率达83.6%,位列所有交通工具首位。
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
根据《绵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目前,我市交通总体上处于机动化初期城市扩张阶段。道路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不协调、交通秩序混乱、运行效率低下、拥堵等问题开始显现。
为适应绵阳城市未来人口增长及用地扩张,结合绵阳交通发展战略模式及公共交通出行全过程对公交系统的要求,公交公司明确了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实现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跨越、出行结构由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主导出行跨越、交通服务由保障型向优质型跨越、交通排放由高耗高放向低碳环保跨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绵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2—2020)》,我市公共交通将形成以大运量为骨干线,支线公交、旅游公交为补充的多层次线网结构,明确公交运力发展,合理布局公交枢纽场站,搭建公交信息化平台,构建“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运营成本增加,补贴大幅降低,公交发展受阻
城市公交是一项公益事业,市委、市政府已经承担了大笔的购车费用,还给予企业适当补贴。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制约,让公交公司处于即便亏损状态也要继续经营的尴尬境地。
从票价上看,绵阳城区现行的公交票价始于2007年,即普通车一票制线路每人次1元,郊区线路起价每人次1元、按0.5元进阶。这一票价制度,至今已实施了8年。原本空调车每年5-9月份夏季期间执行每人次2元票价,市委、市政府为鼓励市民乘坐公交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缓解城市拥堵、更好地落实公交惠民政策,从2013年起,临时下调为全年每人次1元。此举虽然让乘车市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但是对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益却造成了很大影响。
从成本上看,材料、备品备件和人工成本随着物价“水涨船高”,导致公交票价与公交营运成本严重脱节,公交公司已难以维持良性的营运生产状况,已经陷入“跑得越多、亏损越大”的恶性循环。
前些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燃油补贴和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补贴是维持公交企业正常营运的主要资金来源,占公交企业年度总收入的30%以上。去年以来,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并停止征收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
我省从2014年11月1日起全面停止征收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致使公交公司当年减少补贴收入1127万元,2014年燃油补贴同比减少1849万元。预计2015年补贴收入将较2014年减少5000万元以上。
公交车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公交司机。作为与乘客打交道最多最频繁的人,他们的辛苦程度有目共睹。起早贪黑的发班、高温酷暑下的工作、周而复始的奔忙……很多公交司机因此患上各种职业病、慢性病。但即便是这样,许多司机仍然坚持在岗位上,本着对乘客负责的态度,干好自己的每一天。
公交车司机王伟今年46岁,开公交车已有5年。除开休假和修车,王师傅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公交车驾驶室内,就连大年三十也不例外。冬天再冷,他都要从被窝里起床,赶往自己的发车地点;夏天再热,他都要在闷热的车厢里专心驾驶,保障乘客安全。王师傅说:“其实冬天还能坚持,夏天开车全身都是汗,相当难受。”据他讲,从第二年夏天开始,腰上的皮肤被汗水浸烂,又痒又痛,几个月下来,吃药擦药都要花费好几百元。记者看到,现在,王师傅腰上的皮肤已经变色,有的地方依然还有结痂。
像王师傅这样的公交车司机还有很多。为了让市民出行更方便,他们付出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记者从公交公司了解到,许多驾驶员因长期从事驾驶工作而得了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疼痛、胃病等疾病。甚至有职工因长期在车厢工作,无法找到厕所,而造成肾部出现问题。
有人坚持,也有人选择离开。由于公交司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收入不高以及驾驶员个人原因,去年,公交公司有120名驾驶员辞职,今年1—5月,33名驾驶员也选择了离开。而选择坚守公交驾驶员岗位,从事公交驾驶十几年的周师傅有自己的看法:“既然我选择做一名公交人,在这个岗位一天,我就要把它做好,让乘客对我的服务感觉满意,我就觉得快乐,辛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