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之城---华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一)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美苏的战争威胁。
三线建设: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线建设范围: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对这段历史的几个重要观点:
观点一 三线建设是没有必要的,造成了严重的国防经费超支和效益浪费,延误了发展时机。 观点二 三线工业建设即使从经济学观点看的效率与效益损失,也类似于为预防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而设置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是暂时性的,属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支出成本。
观点三 通过对三五、四五期间三线建设的回顾和反思,是不是能这样讲:中国政府和人民, 以比较高的代价,在与世界主要超级大国的抗争中,直接或非直接地打赢了两场关系国家 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大战事,并迫使他们付出了几十倍的高昂代价。历史是由胜利者来写的。从这点出发,我们应该对三线建设和兵工事业的策划者、实施者和建设者,表示应有的理解、尊重和感激之情。
三线建设的现实意义:一个是巩固了国防,镇慑了一切侵略者;一个更加理顺了中国的工业和国防发展的布局;另一个是缩小了中国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差别。
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一个是为后来中国西部开发打下了基础;一个是从根本上优化了中国战略防守地位;另一个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
而华蓥市作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配套建成了红光、华光、明光、兴光、金光、长城、燎原和江华等八大军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各厂互为补充,分工合作,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这段辉煌的历史,理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有图片属于老鱼头工作室,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老鱼头工作室,谢! 
图: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兴光厂 废弃的纸厂和碳酸钙生产废料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华光厂林荫大道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江华厂广场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燎原厂空寂的篮球场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长城厂闲置厂区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长城厂闲置厂区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华光厂家属区通往天池的小径

华蓥三线工业遗产图片 2009年 兴光厂内的林荫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