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著名的英国“植物猎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第二次来到四川。他在岷江峡谷探险中,发现了他前所未见的“百合之王”地上茎高达1.8米,巨大的白色花朵长12~15厘米,直径12~13厘米,这就是岷江百合。他将岷江百合引入欧洲。因为其高贵美丽的气质,它们被人们赞为“帝王百合”,
让威尔逊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喇叭花”的岷江百合,因为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分化和繁衍,在山麓和峡谷地区躲过了第四纪冰川袭击,具有强健的生命力。而19世纪后期,由于病毒的蔓延,大多数欧洲原生的百合品种正面临着灭绝的险境。欧美园艺专家利用这批中国野生百合原种——岷江百合,与欧洲原生百合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正是岷江百合优良的品质和抗病毒适应性拯救了欧洲百合,使欧洲百合在世界园林中重放光彩。
百合花的种头是由近百块鳞片抱合而成,古人视为“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的吉兆。故历来许多情侣在举行婚礼时都要用百合来做新娘的捧花。除了这种好意头之外,它那副端庄淡雅的芳容确实十分可人。它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色洁白,状如喇叭,姿态异常优美,能散出隐隐幽香,被人誉为“云裳仙子”。故在国际花卉市场上长期走俏,历久不衰。
由此可见,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外国列强在中国盗走的不仅仅是文物,还有更多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所以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保护好我们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