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也许来的时间就意味我终会离开,然而这里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如所言,特岗的这些日子,成了我人生宝贵的财富。一直想去家访,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今天终于行动了。(一)坚强路途是艰辛的,一直要爬山,加上下雨,路是很滑。刚才一段,都觉得太过辛苦。学生们周末放学总是一大群一起的,大家围着我,嚷着叫我去他们家。说着笑着走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有个矮小的男孩进入我的视野,他一直走在队伍的前面,少有言语。大家都在介绍,小男孩只有6岁,读一年级,每天都回家,走1个小时的山路。听完后,我开始感动。6岁,这样的年龄似乎不应该有这样的经历,然而,他做到了。我不知用什么来形容,坚强?穷苦孩子早当家,这里孩子早早年纪做饭,做农活,学习也格外努力。这篇土地走出了像开国上将傅崇碧等几十位将军,可谓人杰地灵,我相信艰苦环境锻炼他们坚强性格,我也相信,这里孩子将来也一定美好。(二)热情山里的人家总是很热情。问寒问暖,担心有什么地方照顾不周。男人比较沉默,寒暄几句后,女人开始炒瓜子,泡茶,烧火烤,做饭,用最好的礼节招待。女人总在重复,这里条件差,不要嫌弃。人最本质的纯朴与善良,在这里,显示的是那么的真切。这大山之间的人家,没有都市的喧哗,除了夜里的狗叫和白日的吆喝,一切显得那么的宁静。这里,似乎成了陶潜笔下的桃园。(三)艰苦所谓艰苦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坎坷的路途,闭塞的环境,古老的房子,陈旧的家具,甚至打个电话都要走半个小时似乎是多么的不幸,然而男人说现在的日子有法过了,不交税,读书不给钱,还有补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心情。艰苦的环境他们没有怨天尤人,交谈中他们说把希望寄托在他们子女身上,一定送他们上大学,走出大山。总在反省,我是支教来的,可是给这些孩子带来什么了呢?家长的寄托,孩子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觉得自己要做得是那么的多。(四)特岗感言为了爱情来到通江,来的一个偏僻穷困的角落。面对环境艰苦,领导只要成绩、从不管特岗教师生活,百般拖延工资,为了爱情,我坚持了下来。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一切,这里的孩子每周都会给我带些米,菜,虽然特岗教师工资至今仍然没有发放,可是我在孩子身上也看到了快乐。我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教文局可以不对特岗教师负责,但是希望对最落后地方的孩子负责。特岗教师每月国家有1580的补贴,可是教文局给了多少?特岗教师的生活领导关心过没有?不过我们通江83名特岗教师承诺,只要在通江工作一天,就一定努力,努力教好这些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