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有事周四往成都环球中心,坐了一盘成都公交,因之前地铁办的天府通钱用完了,投币两元,另外如果是充次数卡,一元(两小时免费换乘四次),电子钱包九折,两点小感受。
感受1:车内干净,无绵阳公交的电子广告,车身也没有绵阳公交的华丽丽的广告车贴。车内车外到站台,广告这一块收入绵阳公交公司应该是不少的。
感受2:大约下午三点时,天气炎热起来,车上乘客约六七人,司机很主动开启了空调,可见空调车可以适时调节,天气凉就没必要开,反观绵阳公交,似乎开不开空调关乎亏不亏损,有时热了也不开,乘客抱怨了才开。
回绵后,对比思考绵阳公交,绵阳公交这些年的进步不容忽视,川内也是一面旗帜,也是绵阳市民所自豪的,毕竟,公交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民本思想,也是一个政府的良心工程,毕竟挤公交的说好听是低碳出行,大部分都是无车一族,绵阳公交的文明程度,也都是可以的,但对比成绵,绵阳公交似乎有更多的商业气息,从车外到车内,从车身到站台,一切可以商业化的都在做商业化,年年五一前后的亏损造势也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见也很罕见的,其实全国很多二三线城市都是低票价,绵阳公交为何如此喊亏?换句话说,公交本不是盈利机构,公交公司为何哭穷?之前有网友的帖子说到,公交公司母公司是绵阳交投还是绵投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国企,都是背靠政府盈利不错的企业,你们靠国家赚了钱,为何不能体现社会责任,不能一边用政府平台赚钱,一边伸手向政府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