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83|评论: 5

[行走印记] #活力内蒙古#网媒记者走进昭君墓—聆听那首久远流传的《出塞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5日下午,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内蒙古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约10公里的大黑.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5日下午,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内蒙古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约10公里的大黑河南岸的昭君墓。

    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在中国家喻户晓。6月15日下午,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内蒙古行采访团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约10公里的大黑河南岸的昭君墓。走进大门,眼前是一条长380米,宽20米的神道。神道的中央耸立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石碑,上面镌着董必武同志题写的七绝诗《谒昭君墓》。离石碑背面20米左右,是王昭君雕像。雕像高3米多,也是用汉白玉石料琢制而成。在王昭君雕像右侧是匈奴文化博物馆。该建筑主体顶部为匈奴王冠——雄鹰展翅。此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展示、研究匈奴文化和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历史。
王昭君雕像。.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昭君雕像。

    多彩贵州网汤智钦听完介绍后也十分感慨,说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参观过后,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单于回眸、昭君含情,情意绵绵场景。
全国网媒记者参观匈奴文化博物馆。.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网媒记者参观匈奴文化博物馆。

    “我之前读过,席慕容的《出塞曲》“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这次来到内蒙古采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塞外草原才有的清香。新浪网的曹阳说。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所感叹:“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忘掉的。那就是被称作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发表于 2015-6-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出塞的故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