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升钟湖 正确对待八尔滩 见各有识之士就此各抒己见,无可厚非。为此,老农民说两句心里话。 一、理性看待升钟湖。升钟湖旅游开发得天独厚,且经过多年的巨资投入建设和认识洗礼,已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情结于怀。但就目前仅靠县级财力“硬拼”式建设,事实上可行吗?该景区南部可开发部分上至双峰乡龙马镇村,靠点滴资金能行吗?与其把大好的资源用于无序的、低水平的、急功近利式的开发,不如加以总体保护,将来才能绘出更新画卷。建议:(1)由政府主导,明确开发定位,制定总规,市场运作,对外招引。(2)严禁区域内乱砍滥伐、乱修乱建。加强景区卫生、环境监管,规范旅游经营秩序。(3)争取立项早日开工建设“定升”快速通道以及至阆中的旅游专线。(4)沿岸观光农业建设要上档升位。大坝至临江坪两岸土地已部分流转,但农业开发水平低,没有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气息。应引导业主按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智能化、有机农业的理念建设,不能只占地。 二、正确对待八尔滩。八尔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中型水库,控灌面积1.8万余亩,淹没近3000亩,至今那里发展相对滞后,库区人民群众付出了很多且无任何怨言。由于南部是革命老区,该区域可能也入其中。在那里开展土地整治、人居环境改造,加强农业产业培育,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举措,这既是南部农村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库区后扶的必然路途,更是保护好八尔滩水质、环境,更好发挥灌溉功能的必须措施。同时,符合南部财力需休养生息的现状。对农村综合发展相对乏力的东坝、黄金、王家等片区也起着带动、示范效应。符合以南部县城为中心上下辐射、城乡整体推进的长期发展方略。 客观的讲,升钟湖景区建设,应该高起点修好总规,研究更好的机制体制,引入庞大的社会资本才行,星星点点建不好。据了解,不是停止了,而是转变机制,为更好建设、蓄势待发的前期准备。个人认为,八尔滩新农村建设决策正确。但应该高起点规划,充分发挥农民及社会力量的主体责任作用,克服大包揽。终极建成“感受田园化、管理社区化、生活城市化、增收持续化”的美丽乡村。目前,南部处在关键节点,全县上下正以新观念、新举措、新常态同心谋发展。包容是南部人的最大财富,我们更会包容为了发展的任何新生事物。 以上是个人愚见,不妥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