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33|评论: 4

[信息动态] 【海外快递】看懂了 看乐了:交响版川剧《思凡》因何打动外国观众(光明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9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懂了 看乐了:交响版川剧《思凡》因何打动外国观众

2015-06-17 22:23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阿姆斯特丹6月17日电(记者 曾繁华)“演出十分精彩,感谢你们”,当荷兰第六代女王、现任国王亚历山大之母贝娅特丽克斯走到沈铁梅面前祝贺时,来自中国的“川剧皇后”也爽朗地向荷兰的“皇太后”笑着用英语致谢。


演出结束后,沈铁梅、郭文景等登台谢幕。曾繁华 摄

  当地时间16日晚8点30分,沈铁梅与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家郭文景联手打造的川剧交响《思凡》,让阿姆斯特丹的外国观众领略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川剧合二为一的独特魅力,也为荷兰艺术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观众们则对中国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回报以热烈而经久不息的起立鼓掌。
  “有时候我们把自己觉得很美的东西刻意‘送出去’——虽然它确实是美的,但效果总不理想。因为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不同,”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文化处主任杨晓龙欣赏沈铁梅、郭文景中西合璧的艺术探索,更看好这种对外传播方式,“国外喜欢交互、分享的东西。这种和别人合作的方式很好。”
  一位专门从其他城市赶来阿姆斯特丹看演出的荷兰女士用“完美”来形容这部交响版《思凡》,“对我们来说,这种唱腔很特别。女演员一身中国传统服装,非常漂亮。川剧跟交响乐搭配,我很喜欢。”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起立鼓掌。曾繁华 摄

  一位荷兰男观众与光明网记者用带有各自国家口音的英语交谈时说,“这跟我们的歌剧完全不一样。很棒。我们也愿意学习、吸收不同的东西。她演的这个剧情故事,西方也有。我虽然不懂中文,但我领会了舞台上小尼姑的喜怒哀乐,体验到了她的感情。”
  通过与多位观众交谈,光明网记者发现,对于这部中国戏曲界历来公认动作、唱词都十分繁复的《思凡》,外国的观众们竟然不存在“没看懂”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沈铁梅,还是郭文景,也都从来没有担心过。
  “我们根本没认为这是个问题。一是西方观众的审美素质还是可以的;二是中国戏曲的表演还是很有表现力的——而且毕竟还有翻译字幕,”演出结束后,烟民郭文景喜迎解放,到剧场外面抽烟时对光明网记者说,“《思凡》开演之前的记录片,对下面要演的戏都做了很好的解释与铺垫。”事实上,在演出开始的一小时前,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的荷兰学者高文厚还围绕郭文景、沈铁梅以及川剧做了一个简短的荷兰语讲座。功夫在诗外,得益于演出前的讲座、纪录片,以及字幕等等手段,在加上沈铁梅炉火纯青的表演,使得外国观众很好地理解了《思凡》这部“少女心语”式的中国传统川剧。“重庆川剧院跟荷兰的乐团这种合作非常好,非常有意义。”高文厚用流利的中文对光明网记者说,“今天晚上的演出,他们把新的川剧推了出来,荷兰的观众也真正地能懂它的感觉,它的好。”
  “理解”之外,现场观众还能跟随沈铁梅的表演移情入戏。在表演小尼姑边敲木鱼念经、边胡思乱想,以及天真地幻想要跟意中人生五个男孩、两个女孩等场景时,现场观众都会心而笑;而当沈铁梅表演小尼姑自伤身世、蹙眉啜泣时,记者也听到了后面外国观众的轻叹声。“我在台上的时候也听到台下观众‘哄’的笑了,”能够以表演带动外国观众拈花而笑,沈铁梅自己也很高兴。自信之余,这位重庆川剧院的院长也十分清醒,“外国文艺演出,在策划、包装方面,还是比我们强得太多了。”
  川剧交响《思凡》至少可以证明,只要心思、功夫做足,即便是国人自认为“难度高”的传统艺术,也完全可以保证外国观众看得懂,中国艺人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断手脚,将“担心外国人看不懂”的心理预设变成自我束缚的捆仙绳,或是偷懒的借口。http://img.gmw.cn/pic/content_logo.png

                                       t0180f54fa45a8eb38f.jpg    

                              交响乐团+川剧戏班:舞台上是个啥效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川剧《思凡》在荷兰首演 展示中国传统戏曲》



来源:银河演员网(本站编辑)   时间:2015-06-17




  由中荷艺术家跨界打造的新版川剧《思凡》16日晚在荷兰艺术节舞台上首演。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上的大剧院里座无虚席,观众被这场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现代音

乐同台、影像与音乐结合的独特演出所深深吸引。
  舞台一侧是荷兰新乐团演奏中国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现代室内乐,另一侧是重庆川剧院锣鼓班子的伴奏。舞台中间仅有一桌二椅的川剧传统布景,川剧名家沈铁梅一人唱念做打,出演不堪空门寂寞之苦、向往人间生活的小尼姑色空。舞台幕布最上方,荷兰语电子字幕简单介绍剧情。
  演出开始前播放了荷兰纪录片制作人弗兰克·斯海弗拍摄制作的《内心风景》。这部纪录片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这部新版川剧的过程,沈铁梅也是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之一。
  40多分钟的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长时间持续。更有观众兴致高昂,与川剧演员们仔细磋商喜乐哀愁等人类共同情感在东西方表演中不同的动作表现。
  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母亲、前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剧院二楼包厢观看了演出。
  郭文景告诉记者,新版《思凡》在原汁原味的川剧传统唱腔和锣鼓基础上,融入了长笛、双簧管、竖琴、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众多西洋乐器。他说:“西方传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在中国已有至少半个世纪的历史,当年样板戏就有过西洋乐器伴奏。不过,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没让破坏川剧元素,而是让交响乐团配合川剧的锣鼓和唱腔,这样才能呈现交响乐与川剧融合之美,诠释出中国传统戏曲和唱词的别样意境。”
  负责室内乐演出的荷兰新乐团国挥埃德·斯潘亚德告诉记者,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或者任何两种或多种音乐的融合,对音乐本身来说,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说:“就好像烹调加上异域调料,你撞上了以前从没体验过的味道,先是觉得新鲜,仔细品咂之后,又会觉得它原来这么美好。”
  斯潘亚德还说,他很喜欢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的现代音乐,与郭文景20多年的合作就基于此。这次排练新版川剧《思凡》,他专程前往重庆观看传统川剧演出。
  在这部中西合璧的《思凡》中,沈铁梅一个演员独撑舞台,在整场演唱中层次分明地刻画出小尼姑色空的娇羞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沈铁梅告诉记者,《思凡》是她继《凤仪亭》《纳袄青红》之后,第三次与郭文景合作,把川剧艺术搬上国际舞台。《思凡》高腔部分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只有锣鼓和帮腔伴奏,演员自由即兴,挑战最大,也最有戏。
  沈创梅说,川剧有300多年历史,自成体系,创新的交响乐或歌剧表现形式只是外包装。新版《思凡》对原版唱腔未作任何改时,如此才能让更多西方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之美,同时又不损伤川剧的精髓。她说:“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审美的结晶,我们应该把戏曲完整的内涵呈现给观众,而不是只给人看肢体语言的戏。好音乐总会有知音,会有人懂得欣赏。”
   荷兰艺术节首创于1947年,特点在于推出各类表演艺术的实验性组合,推崇西方和非西方艺术携手同台,给观众们提供“常规”演奏难以体验到的多方位艺术感受。据悉,在荷兰首演之后,新版川剧《思凡》还将在欧美其他艺术节上与更多观众见面。
发表于 2015-6-19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5535503620120730162837056.gif 图片5535503620120730162837056.gif 图片5535503620120730162837056.gif

发表于 2015-6-19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6-19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053736h7flkks1zp5lcft5.jpg 000623xyy5azkh5qaedyqa[1].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