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已由四家网站发表:
http://www.dahe.cn/xwzx/txsy/wyfy/t20090403_1521518.htm(4.3大河网)
http://www.msxh.com/content/2009-4/3/20094310008.htm(新华网4.3)
http://www.1news1.cn/news/lilunguandian/2009/4/09441145238142.html(焦点中国网4.4)
http://meishan.scol.com.cn/msgs/(四川在线4.4)
作者:李崇军
为了长期而有效地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而建立有效监督又需要遵循“求是原则”,我把“求是原则”的内涵理解为“五求”,即:求实事、求真理、求规律、求发展和求实效。
一、求事实。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求实事,这是一个最起码的、最基本的要求。求事实有比较丰富的内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我们求事实,就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尤其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观点,摆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正确处理在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防止犯唯心主义错误或主观主义错误。
(二)我们求事实,就要调查研究,对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处理都要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有针对性地解决其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防止犯主观臆断或随意猜测等错误。
(三)我们求事实,就要讲事实、重证据,做出领导、管理、监督及其指挥、安排、教育、表扬、批评、奖励和惩处等行为,都要根据国情、民情及其人们的性格、爱好、要求、素质、能力和表现等实事作出有针对性的行为,尤其在惩处人时要重证据,对不充分、不真实或不符合逻辑的证据都不能作为证据给予惩处;我们要防止犯信口开河、盲目指挥、横加指责和加害于罪等错误。
(四)我们求事实,就要就是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相反不说虚假话、不做虚假事、不图虚假成绩。
二、求真理。我们遵循求是原则,就要追求真理,也就是按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理论、思想或道理去实践。求真理的内涵仍然比较丰富,在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在实践中,我们要研究、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用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二)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一切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应持有的态度:只要其中有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成分就要加以肯定,只要其中有不科学、不合理或不正确的成分就要加以否定,既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要“精中去粗,真中去伪”。
(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能明辨是非、识别真伪、分清好坏或知道对错。我们能否做到这一点最关键,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一个糊涂领导,俗称这样的领导是“晕官”,从而就会做出一些混乱的领导行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把良好的和不良好的知识都传授给受教育者,从而就会误人子弟;作为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集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既做一些好事又做一些坏事,从而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三、求规律。我们遵循求是原则,很重要一点要做到求规律,也就要知道事物发生、发展或变化的因果关系、内外矛盾和必然趋势等。在此,我们理解求规律的内涵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是以某种现象反映出来,我们不能被现象所迷惑,而要寻求规律,看到事物的本质、原因、相互联系、内在要求和必然反映,根据其内在要求进行“对症对药”,给予适当满足条件或采取适当治理措施,从而,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调查研究、分析情况、思考问题和归纳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和所处实际进行思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自己的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如果所产生的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是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那么,这个思想、理论、学说或道理就是求规律的结果。
(三)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搞革命或搞建设,做领导工作、管理工作或做监督工作,都要注重寻求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其中的客观和主观、共性和个性、内因和外因、主要和次要、量变和质变、偶然和必然等矛盾,也许就能找出和把握其中的规律。
四、求发展。在遵循求是原则上,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只讲“实事”、“真理”和“规律”,而不求发展,那么我们所讲的“实事”、“真理”和“规律”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没有实际价值。我们讲“事实”、“真理”和“规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求发展。在此,我们理解求发展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发展的问题,如何才能较好地发展呢?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讲“实事”、“真理”和“规律”,只要讲“实事”,就能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就能较好地发展;只要讲“真理”,就能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掌握科学知识,从而也就能较好地发展;只要讲“规律”,就能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就能更好地发展。再是,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发展,一是要以国家、社会或集体的利益为重,不能损人利已、损公肥私;二是要用科学的、合情合理的或合法的方式方法去求发展;三是要审势度事、知已知彼、取长被短、持之以恒和努力奋斗。
(二)在社会生活中,世界、国家、集体、组织和家庭都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有和平与战争、革命与反动 、建设与腐败、优势与劣势、前进与后退、发达与落后、贫穷与富裕等许多矛盾和问题存在,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展,如果在政治上能够较好地发展,就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领导、管理和监督,也就能较好地解决许多矛盾和问题;如果在经济上能够较好地发展,就会有会较多的资金或财富,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自然好解决了;如果在文化上能够较好地发展,人们就会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随之好解决了。
(三)在发展中,我们除了要讲“实事”、“真理”和“规律”以外,还要采取许多方式方法,即要采取革命、建设、创新、创造、发明、立法、民主、教育、改革、改良或改造等方式方法。
五、求实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当遵循求是原则,遵循其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当力求实效,也就是我们无论是讲“实事”、“真理”和“规律”,还是讲“发展”,其出发点即意图、目的或目标或都要为了取得良好的实效,其归宿点即通过实践或努力之后最终要达到良好的实效,如果没有良好的实效,一切都是枉然、白费或得不偿失。在此,我们理解求实效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法都要看能否解决问题并能取得良好的实效而定,只要能解决问题并能取得良好的实效,这样的解决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只要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这样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好的方法。
(二)在做事情时,事前,我们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能取得良好的实效;事中,我们要灵活地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只要能取得良好的实效,在不违反原则、道德、纪律和法律的情况下,什么方式方法都要试一试;事后,如果我们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就要总结经验并尽量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我们没有取得良好的实效就要吸取教训并在今后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的一切思维和行为活动都要围绕取得良好的实效而活动,只要能达到良好的实效,所进行的活动就可能是科学的、合理的或正确的,这样的活动就应当积极、主动和有效地进行;只要不能达到良好的实效,所进行的活动就可能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或不正确的,这样的活动就应当自觉地回避、停止或阻止。
(四)在发展中,我们既要重视眼前发展的实效,更要重视长远发展的实效,既要重视个人发展的实效,更要重视集体发展的实效,既要重视局部发展的实效,更要重视全局发展的实效,既要重视单个发展的实效,更要重视综合发展的实效,只有这样重视实效,发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或正确。(作者:李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