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并不是为了和媒体交恶,自打有了报纸、广播的那一天起,媒体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媒体就是代表ZF的发言人,服务于ZF的宣传工具,到了今天,也不例外。
所谓愚善,指的是本意很好,只要别人一说哪里有个事,谁在哭啊!谁在诉苦啊!马上义愤填膺,这事我管定了,一溜烟赶到,只因为我有采访权和所谓曝光权。别哭啊!妹妹,哥哥给你撑腰,莫气啊!大爷,记者为你出气……说走咱就走,该我出手就出手,用不着调查事情前因后果,用不着熟悉国家相关法律常规,用不着了解相关文件条款,咱只为帮人出口气啊!这也许就是愚善的体现。看了这次SCTV-4对安岳姚市中学中职分流事件的报道(或者曝光),作为同行,在感觉到啼笑皆非的时候,胸中感到一丝冷气。
一个一个画面重放:
1、先是那个小姑娘辍学在家,接受采访,原因主要是老师宣传中职,她无心思继续读书……
愚善的人一定先想到:啥子**学校哦,啥子**老师哦!一天不务正业,老师不教书,一天动员学生读中职,造成学生辍学。我想:记者也是这么想的。
我们深思问题:中职是该校擅自宣传吗?不!朋友们上网百度一下,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条列很多,国务院的,教育部的。温总理关于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讲话,估计很多人看过,也有很多人没看吧,这其中一定包括SCTV的记者。学生在家不来上学,家长把责任算到老师和学校头上,很荒唐,老师撵你走的吗?你干脆把账算到国务院、教育部头上,温总理头上……一个班,有去读的,不也有没去读的吗,教室里坐起啊!就你不愿去读中职老师就不让你呆在教室里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
2、暗访(或者**)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正直的回答和文件依据的出示估计让准备了很多问题提问的记者没有想到,原来学校不是只宣传让这两个学生去就读中职,人家已经去就读了的已经100多个了。
3、采访花絮:之所以我说你是愚善,且看下面的文字……(有些是电视画面已经剪切的部分,为什么电视台要剪切呢?哈哈)
记者:谁规定要送职高生的?(估计从来不看中央台新闻联播,或者认为自己的新闻更好看,结果错过了温总理的讲话,和国家的相关法律知识。)
答:是温总理说的,温总理说要送50%几,我们才送到不到50%。(一句话教育了不懂法律的记者)
记者:学生去读中职,就没有读满初中三年,是不是违反了九年义务教育呢?
答:按照规定,初三分流就读中职的学生,在中职学校继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职业技术。(还是不懂法)
有个班正好在上课,非常关心学生的记者结果要去拍,正在上课的学生和老师受到影响,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批评了在教室边影响上课的记者。
4、当时姚市镇主管教育的副镇长也在,充分证明了中职分流是党和国家、社会的一件大事,而不是谁的即兴发挥,在后来采访教育局领导的时候,那位很有风度的领导微笑着给记者补了这一课:中职分流不是安岳县的一种创举,四川早在1985年就开始进行了……
5、其他,网友们信不信来采访的记者的身份是某位学生家长的亲戚,我爆料了,丝毫不带个人感情,这样就是伪善了哈。
“记者当时来的时候还有点凶哟,声音也大,他表明是学生的亲戚后,校长说请不要带着个人情感来采访”
——其实清者自清,网友们有兴趣,可以到姚市街上去问问,哈哈。
“当时校长也说了,家长不愿意,我们学校也不古到把你弄去读中职都嘛”
——读书的学费要家长交的嘛,那已经就读了的100多个学生家长不愿意,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交就读中职的学费呢?
尾记;事实证明,记者由于多年的行业习惯和对国家政策的一无所知,及带着的个人感情色彩,最后炮制出了此片。大家信不信姚市镇党委政府和学校会因为今年的中职分流受到上级的表彰呢?答案是肯定的,姚市在政府、学校、村两委的协作下,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已经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的任务。中国有太多的愚记,伤的是社会,害的是国家,听人说某某消费报已致函安岳县教育局,要在头版头条登载此事,此等伪记该不是为了让安岳这个小地方也学学山西黑煤窑,出个“封口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