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e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 EBS)患者常常有阳性家族史,其是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决定的疾病,已经明确其致病基因为角蛋白K5和K14基因,较为罕见的EBS伴肌肉萎缩亚型由网蛋白(plectin)基因突变引起。一般临床上表现为大疱很松弛,只有少量的浆液,数目也不多,大小不定,以后会自然吸收或破裂而消失,留下暂时的色素沉着或色素减少斑,常常不会留下瘢痕和其他后果,指甲和粘膜一般没有损害。相比起另一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其症状要轻很多。在本例中,先证者的母亲幼年起病,就因为症状较轻而不曾就医。该病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表皮组织基本正常,仅是基底细胞有空泡发生,基底细胞层和PAS染色的基膜分离,基膜是复在裂隙下方的真皮上: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在治疗上,对于本病缺少满意的疗法,一般采用的是对症治疗,主要是注意保护皮肤,尽量避免任何外伤和抗感染治疗。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针对于身体症状,该病往往对病人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影响。在我们对先症者的体检过程中,小男孩一直不肯积极配合,不愿暴露其病患部位,其母亲也证实他症状发作后,性格内向,不愿与同龄儿童交往,上学后也一直怕被同学发现而被嘲笑。其母亲也因为知道是自己遗传给了儿子而在家庭中承受一定压力,并对儿子目前的状况一直深深自责。针对此类病患,应当尽早的给予心理治疗,让其正确的认识该病情,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