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寺位于苍溪白桥镇青林村龙门山(海拔845米,因有一石形若鲤鱼,其两侧立石若门,有鲤鱼跃龙门之说,故名),始建于明代,原名城隍梁。 龙门山四山拱卫,金凤倚天,环绕龙门自北而南成奔腾之势。龙首颈底,有山蜿蜒,状若游龙。青山葱葱四面,陡峭嵯峨壮丽。 峰顶两石洞,黑石峥亮,每间约三十多平方米。并有古塘八口,曰龙爪池、莲花池、金钗池、二郎池,曲江池、龙王池,牛角池、天池。 寺内有古城隍庙,三院塑像,十殿及石狮;古亭高四丈,登远眺,千山万豁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青林村原系昭化县辖,龙门山为昭化人头山、牛头山、长宁山、龙门山四大名山之一。苍剑古驿道必经之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宋保祐元年(公元一二八五年),蜀中守将在此筑寨,与长宁山成犄角之势,抵抗蒙兵。 传当地有罗姓将军,洪武皇帝赐匾“镇国遗徽将军”,归故里后邀能工巧匠扩建古庙古亭。金凤緾绕龙门、红墙青瓦、参天古柏掩映;金字匾额楹联、云拥山门、烟笼重檐。 有楹联: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晨钟暮鼓,击木鱼而唱弥陀,指点迷津;撞晚钟而吟观音,赐福迎祥。 星移斗转,春夏秋冬,弹指几百余载。 一九五一年划归苍溪县辖。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浩劫中毁于一旦。 一九八六年,苍溪县委书记赵洪银视察龙门山时说,谁说河西无胜景,龙门山上松成荫。 感昔日风光无限,叹此时断壁残垣。幸恢复黎庶宗教信仰之自由,一九九五年当地信众乃重建龙门寺。 二零零四年四月份,宏灯师傅 (比丘尼)任龙门寺住持。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九日正式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 二零一四年,宏灯师傅带领信众发悲心筹金献银,从山下到山顶建通了一公里长三米宽的硬化公路,山顶敬塑露天佛像,水池能水容五十多方,硬化五百多米的停车坝,四周名木古树参天、奇花异草满园。 观今日之龙门寺:五层四院,建筑层层升高,规模宏大、巍峨壮丽。 沿龙门山梁而上,山门前是广场,露天大佛矗立于大雄宝殿前。 閒來愁沽酒摄 大雄殿后为千佛楼,一层是地藏殿、二层千佛、三层藏有《乾隆大藏经》、《净土大藏经》等。 閒來愁沽酒摄 千佛楼后为城隍殿。 再后为三清殿、观音殿。 年头岁尾,仙佛圣诞,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济济香烟,声声击鸣。晨钟暮鼓,弘扬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嗟呼,古迹相依,往昔与现代嘉配,自然与雕饰协调,野史与雅颂代传,懋绩与精神并存。“鱼跃龙门”,名不虚传! 2015-06-27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