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99|评论: 1

[原创] 为何诗人命短、哲人长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的确,从古到今,诗人的寿命都是相对比较短的,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古代著名的诗人有杜甫,只活了58岁,其他如孟浩然,活51岁,岑参53岁,元结53岁,韦应物约55岁,柳宗元46岁,陈子昂41岁,韩愈56岁,李贺26岁,李商隐45岁,杜牧50岁,崔颢约50岁,皇甫冉约53岁,王勃26岁,骆宾王约57岁,卢纶约51岁,谢灵运48岁,谢眺35岁,贾谊32岁,曹植40岁,李煜42岁,高启38岁,纳兰性德(清)31岁,都很短命,真的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啊!
    个别的诗人长寿,如贺知章,活85岁,孟宾于活87岁,但其实他们都是朝廷命官,贺知章累官至礼部侍郎、秘书监,孟宾于累官至水部郎中;他们主要的身份和命运,其实都是官员。
    现代著名诗人中,也有很多命短的,如徐志摩,活35岁,海子25岁,裴多菲26岁,济慈26岁,莱蒙托夫27岁,雪莱30岁,叶赛宁30岁,拜伦36岁,马雅可夫斯基37岁,彭斯37岁,普希金38岁。
    美国著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自21岁开始尝试自杀,30岁时自杀成功。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学习研究所的詹姆斯·考夫曼经过研究,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诗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并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也可能是诗人往往年少成名,他们的早夭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考夫曼说:“诗人20多岁时的著作在其毕生著作中所占的比例是小说家的两倍。”因此,没什么人能注意到渐露峥嵘的小说家过早离世的事情。“如果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28岁去世,那他或她可能还没有写出自己的代表作。”考夫曼说,诗人们用不着为此担心,不过也许该保重身体。“像西尔维亚·普拉斯这样的诗人可能英年早逝,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应该在诗歌欣赏课上发出这样的警告:诗歌可能有害健康。”
    还有人认为,诗人短寿是因为天妒英才,当然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考察诗人的人生际遇时,会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即:一、功名心切,但仕途艰涩;二、忧国忧民,却屡遭贬谪;三、颠沛流离,且生活困顿;四、以酒解愁,酒害损寿。也许,这些就是他们命短的主要原因。

    而哲人的情况往往相反,由于理性主导,情绪比较稳定,于身心健康有利。
    长寿哲人如罗素,活98岁,季羡林98岁,周辅成98岁,冯友兰95岁,梁簌溟95岁,张岱年95岁,康德80岁,柏拉图80岁,孔子72岁……
    北大哲学系历来都是出名的“长寿系”,90岁以上学者有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十余人,占到四分之一;85岁以上学者比比皆是,几近半数。
    楼宇烈教授深度分析哲人长寿这一有趣现象,提出“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
    的确,哲人的思维训练和智慧启迪,很容易培养比较开阔、丰富、包容的心灵,看待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超越。尤其是中国哲学,重视修身,更易让人觉空悟远,而这种思想境界和素养,对人生命质量的影响,自然是全面而深层次的。
    有健康研究机构分析了一百名高寿老人,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地善良,心态平和”。一位老人说自己百岁无秘诀,不过经常暗示和鼓励自己,要微笑地面对生,优雅地面对老,从容地面对死。
111111111111111111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7-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寿是因为天妒英才,当然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考察诗人的人生际遇时,会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点,即:一、功名心切,但仕途艰涩;二、忧国忧民,却屡遭贬谪;三、颠沛流离,且生活困顿;四、以酒解愁,酒害损寿。也许,这些就是他们命短的主要原因。

    而哲人的情况往往相反,由于理性主导,情绪比较稳定,于身心健康有利。
    长寿哲人如罗素,活98岁,季羡林98岁,周辅成98岁,冯友兰95岁,梁簌溟95岁,张岱年95岁,康德80岁,柏拉图80岁,孔子72岁……
    北大哲学系历来都是出名的“长寿系”,90岁以上学者有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十余人,占到四分之一;85岁以上学者比比皆是,几近半数。
    楼宇烈教授深度分析哲人长寿这一有趣现象,提出“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
    的确,哲人的思维训练和智慧启迪,很容易培养比较开阔、丰富、包容的心灵,看待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超越。尤其是中国哲学,重视修身,更易让人觉空悟远,而这种思想境界和素养,对人生命质量的影响,自然是全面而深层次的。
    有健康研究机构分析了一百名高寿老人,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地善良,心态平和”。一位老人说自己百岁无秘诀,不过经常暗示和鼓励自己,要微笑地面对生,优雅地面对老,从容地面对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