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映秀镇1公里附近,既映秀镇和旋口镇交界处的牛眠沟沟口,如今已立上了一块写有“5.12震源点牛眠沟”的大石头。从此处驱车往沟内行约3公里的路程,在快到牛眠沟沟尾的堰塞湖时,沟的对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瀑布从岩石上坠落而下,在它的上面有一条狭长的支沟,这就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震源点“莲花心沟”。在当地的传说中“莲花心”是因每隔两千年就会开花,因此得名“莲花心沟”。“5·12”大地震中,这朵“莲花”从花心中喷射出的大量山石,掩埋了许许多多的无辜的生命。震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牛眠沟就已名声在外,因为它是这次大地震的宏观震中,是地震释放能量最先到达地面的点。一度被认为对都汶路和映秀镇威胁最大的沟尾堰塞湖,如今已是湖水清澈。从此处去到震源点(莲花心)只需一个多小时。 据省地质调查院地质专家实地的查看解读:“地震时山体崩塌和地底喷出的固体物质超过300万方,并以每秒400米的速度横扫了牛眠沟2.5公里的范围,横扫过程仅有6秒”。当地村民说:牛眠沟山沟内目前大量堆积的土石和沉积物都是从震源点(莲花心)喷涌出来的。震后,“莲花心沟”的山顶上形成了一个约200米宽、深30米的喷坑,当初还清晰可见,震后10个月来,由于屡发泥石流和山体崩塌,巨大的喷坑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已是地震所留下的被撕裂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伤痕累累的山川狭谷…… 
 1、在地震中被破坏的牛眠沟沟口。

2、沟对面的支沟震源点“莲花心沟”。 
3、从震源点“莲花心沟”流出的山溪水。 
4、牛眠沟沟尾的堰塞湖。 
5、从震源点(莲花心)喷涌出来的大量堆积的土石。 
6、去往震源点的山路。 
7、地震中破坏的房屋。 
8、鸟瞰牛眠沟。 
9、鸟瞰牛眠沟。 
10、进入“莲花心沟”。 
11、“莲花心沟”腹地。 
12、震后的“莲花心沟”沟坠。 
13、震后的“莲花心沟”沟坠。 
14、去往地震中心途中。 
15、一座空坟成了在地震中失踪王汉章和张术华两位老人的坟茔。 
16、简练的文字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17、原始的图画告诉人们这里曾住有两位老人。 
18、在不到百米远的地方另一位在地震中遇难的肖发明成了他们的邻居。 
19、震后的“莲花心沟”沟坠。 
20、在地震中被破坏的山体。 
21、离震源点越来越近。 
22、在震源点附近被破坏的山林。 
23、遍体鳞伤的“莲花心”山川。  24、震源点“莲花心”。

25、已被泥石流和山体崩塌掩埋了的“巨大的震源喷坑已经消失”。 
26、前往震源点的山路。 
27、震中的新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