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亏损543亿,中部亏损447.38亿,西部亏损581.31亿
2014年度,全国收费公路亏损1571.1亿。翻翻旧账本,与2011年—2013年(收支对比结果依次为:-323亿元、-566亿元和-661亿元)相比,收支缺口进一步扩大。巨额收支缺口让人忍不住追问“钱到底是怎么没的”。根据交通运输部对账本的解读,76.7%的支出都去还了借银行的钱,其余支出项目还有养护费用、运营管理支出、税费支出等。
中西部地区需要大举修路,很多地方修路成本高
我国东部地区公路建设成网在前,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有一定差距。在21世纪初,交通部制定了加快西部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建设重点,即“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西部公路交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建设布局合理、能完善的公路运输网络,总体上满足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这些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延伸至西部地区。然而一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公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车流量小,公路建成后使用率低,所以这些地方的公路很难不出现大肆亏损的情况。
如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在回应收费公路债务不断扩大情况时所言,“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西部地区、大山区沿伸,桥梁隧道比不断增大,加之征地拆迁费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高速公路建设成本还在不断升高。此外,收费标准基本都维持在十几年前的水平,通行费收入无法完全满足支出,需要举借新债务进行弥补,也是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但是,欠发达地区不能因为预期亏损就不修路,因为有巨大的公益性在
“要想富,先修路”,修建高速公路的确会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
首先,修路需要一系列原材料,这些需求给关联产业,如石料开采及加工、原木及锯木、水泥制造、钢材加工、石油加工等行业带来了市场机会,增加了对这些行业的投资。
其次,高速公路建成后,大大缩减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陈明蔚在论文《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中援引了一组数据——“沈大高速公路的货物运输成本比平行国道202线大约低19%,运行时间节约84%;西宝高速的货物运输成本比同向国道的运输成本降低了约23%,运输时间节约了83%”。
此外,高速公路建成后能够优化沿线产业结构,还能提高沿线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综上可以发现:在欠发达地区修建公路出现亏损是可预见的情况,但考虑到公益性——修建公路确实会给这一地区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例如吸引投资、促进开发、便捷人口流动等,修建公路是必要的。这也充分地体现了高速公路公共品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