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05|评论: 0

“泡菜女王”让村民种上“无忧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坛中有日月,泡菜大文章。”今年43岁的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金钩村农家女邹详清,说起加工泡菜给自己和周边村民带出的增收新路就高兴不已。3年多来,邹详清靠着加工泡菜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一举让村民摆脱了 “菜贱伤农”的困境,而且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种蔬菜的发家致富之路。

打工归来变“泡菜大王”
江北镇是泸州市的蔬菜主生产区之一,近几年江北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依托地处长江边的区位优势,引进业主带动村民规模发展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蔬菜虽然年年丰收,但村民却要走入“菜贱伤农”的怪圈,蔬菜丰收却不增收,甚至出现了“生产过剩”无人买的困境。

2011年3月,同丈夫在贵州遵义一泡菜厂打工后又自己当了老板的邹详清,返乡照料老人和孩子。当她看到家乡红火的蔬菜产业不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的现状时,痛在心头:“我们为何不把加工厂搬回家呢?”当年5月,邹详清夫妇就将在遵义的泡菜厂“搬”回了金钩村,在村口附近租了一块地,建成了6个、年加工量达30余万斤的泡池。

这两年,海椒、白菜、萝卜、青菜价格在泸州市场时有起伏,但因为有了邹详清的年加工30万斤的泡菜基地作后盾,江北镇的菜农种出的海椒、白菜、萝卜、青菜等大路货蔬菜彻底摆脱了“烂市”惨境,邹详清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泡菜女王”。

工艺精湛泡菜不够卖
“邹姐,我是泸州大山坪‘烧鸡公’火锅店,你明天给送50斤泡姜、100斤泡海椒送过来。”

如今,邹详清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求购泡菜的电话。而据笔者了解,邹详清的泡菜之所以不愁销,与她10多年来不断总结的泡菜技艺不无关联。

泡菜讲究清香可口、咸淡适宜。为了让自己的泡菜在泸州市场早日占有一席之地。自2011年开始泡菜,邹详清就在泡菜的配料上下足了功夫,也舍得投入。腌制时在花椒、辣椒、八角、茴香、盐巴的基础上,还按比例掺入纯高粱白酒和冰糖;同时,将冷水腌制改为开水冷却后腌制。邹详清说,用冷却后的开水作为坛子盐水,既消毒杀菌,也缩短了腌制时间。

经过几个月的密封腌制,2011年9月邹详清的泡菜送到泸州餐厅试用,几家餐厅老板在当场品尝后,立时就被这咸淡适中、风味独特的泡菜吸引,当即就与她签下长期供货合同。

如今,虽然邹详清的泡菜在泸州市场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她在不断扩大产量的同时,在加工上制作上依旧一点也不马虎,绝不偷工省料。她说,“能获个好口碑不容易,创个品牌更不容易。”邹详清一年腌制的泡菜虽有15万公斤,但因质量有保证,她的泡菜从没出现过滞销。

建厂让村民不再“卖菜难”
勤劳的菜农虽然一年四季不让土地闲着,但在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还是容易造成蔬菜积压售卖难。一边是四季不断可能烂市的新鲜菜,一边是自己不够卖的泡菜。针对这一情况,邹详清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今年2月她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人合资投入120余万元,开建占地10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年加工泡菜达1000吨的标准化泡菜加工厂。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可加工泡菜500余吨,江北菜农卖菜难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去秋,我种了5亩地的萝卜和白菜,产了近3万斤,由于上市时间集中,我的萝卜白菜大部分连5角钱一斤都不到就卖了。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泡菜厂,我再也不用担心萝卜白菜卖不脱了,我还准备扩种2亩撂荒田块呢。”虽然泡菜厂才开始起步,但菜农李仕全却开始盘算着今年如何扩大蔬菜种植。

“原本只是打算解决蔬菜在行情不好时的积压,没想到经这么一泡,还真泡出了名堂。”邹详清开心地告诉记者,她的泡菜厂投产后,蔬菜的清洗、去皮、切片、脱水、烘干、拌料等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在稳定江北镇蔬菜产业让菜农种“无忧菜”的同时,她相信也会从中获得不菲的回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