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发现最早的悬棺,是四川省考古工作者在长江三峡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悬棺,距今2500年以上。在明朝中后期,僰人神秘地消失,只留下崖壁上那具具悬棺和岩画。 悬棺置放的方法,存在四种说法,一是垒土造山说,二是栈道说,三是搭架法,四是垂吊法。第一种方法,工程量十分浩大,不可能;第二种说法,在现场没有发现过联桩铺道的桩孔,工程量也太大,因此可以排除;第三种方法搭那么高的架子,放在现在都很难,也可排除。以当时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唯一可行的应是垂吊法。
看了电视台的有些节目,对于一些人采用的垂吊方法,一直不敢苟同,或太过繁琐,或效率低下。以当时山民的财力,我认为还应该更简单。
我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置放队伍:一个师傅带3个徒弟
师傅负责丧葬前确定置放点,悬挂点,固定点,架在悬崖上的还需要预先凿洞搭横梁。吊运时负责指挥和固定。
所需物品:绳子若干,大编筐(吊篮)1个,木滑轮1个,如临水借条小船。
(这些东西都是日常用品,都是木质的,这也是现今找不到遗留物品的原因。)
事先凿洞架梁的工具不算。
工作量:事先架梁或勘定洞穴置放点,2人半天或1天工作量;吊运置放时,四人配合,半天完成。
(这个工作量与平原土葬基本相当,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管2顿酒喝就可以,民风淳厚处,甚至不需要付钱。)
具体操作过程是:
一、主家老人去世,找到墓葬师傅,师傅带主家到早就勘察好的崖洞或位置,请主家确定。
二、主家在家办丧事,师傅带一个徒弟上山,或清理崖洞,或凿洞搭横梁。
三、安葬日,师徒四人抬棺材到悬崖下。
一人攀登上悬崖(这些人只带绳子不负重攀崖很容易),来到悬挂点,把木滑轮捆绑固定在悬挂点上,把粗绳子穿过滑轮,放下去;然后这人下到墓葬点崖洞或横梁。
悬崖下的人接到绳子,把绳子一头的中间部位拴在吊篮上,拉动另一头,把吊篮送到墓葬点,这里的人用绳子把吊篮固定。
下面的人把绳子拉紧,紧紧的捆住棺材。另外找2根绳子拴在棺材两头,用于控制棺材摆动。
上面的人开始往吊篮中放小石块(石块来自崖洞或用竹篮分多次吊上去),直到吊篮和石块的重量基本相等,上面的人解开固定绳。
下面3人,1人拉动连接吊篮的绳子向下使力。两人站在两边,控制棺材上升。由于吊篮和棺材基本等重,因此棺材上升基本不费力。
(这个原理和曹冲称象的原理相同,化整为零,自我平衡,容易控制。)
这个时候崖洞墓葬和架梁墓葬置放略有区别:
崖洞置放时,控制吊篮的人远离悬崖,吊篮在外侧棺椁在里侧,吊篮落地时棺椁正好到崖洞口,这时把地面的石块再放些进吊篮,使吊篮石块的重量远远大于棺椁,此时放开手,棺椁也能稳稳的悬吊在崖洞口。地面的3个人一起攀上崖洞,4人合力,把棺椁置放进崖洞位置。然后收拾绳索和滑轮,倾倒吊篮里的石块,回到主家,正好赶上喝酒。
架梁墓葬时,要求悬挂点离横梁保持一定距离,控制棺椁的2人远离悬崖,吊篮在里棺椁在外,遇横梁时一起使力,让棺椁绕过横梁放平即可收工。
剩下的就是收拾收拾东西,回主家喝酒了。
综合考虑古人的物资和技术,以及当时僰人的经济能力和承受能力,我认为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实用经济,符合当时情况。
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