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流德狠

[营山·新闻] 七月九日下午,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来到营山县茶盘乡罐坪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

发表于 2015-7-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真正体察民情的官就是好官  
发表于 2015-7-13 22: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wsyld 发表于 2015-7-13 09:28
早就安排好去谁家的,就连群众怎么说话都有剧本

这倒是真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8-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认识他,但看外形就知道是一个勤政的官员,应当点赞。最讨厌那些脑满肠肥,挺个啤酒肚招摇过市,还自以为是的。

发表于 2015-8-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lol

发表于 2015-8-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记多到我们家乡来

发表于 2015-8-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实效

发表于 2015-8-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恤民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忠明到茶盘乡罐坪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2015年07月27日        来源:营山县人民政府网站
7月23日上午,营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忠明前往茶盘乡罐坪村。对该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杨忠明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亲切交谈,实地了解了该村的村道路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土地开发等情况,听取了乡、村两级干部的情况汇报,并详细询问了该村的人口、经济、产业发展、贫困现状等相关情况。
  杨忠明指出: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相关部门要有效结合罐坪村实际,协调配合,尽快制定该村扶贫规划。要聚焦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壁垒,改造拓宽现有村道路,科求规划、修建新道路,要在村内形成小环线,在库区形成大环线;要解决好水的问题,生活用水方面要修建集中供水点,保障水质安全,确保群众安全、放心饮水。生产用水方面要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小微水利设施、规划建设好提灌站,保障生产用水能充足;产业发展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离县城近的优势,仔细琢磨,深入调研,走出一条具有罐坪村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在新村建设上要统一规划布局,打造特色,同时建设好村级活动阵地;要强力推进民生保障工作,把医保、低保归档分类,逐户落实,确保群众能得到保障。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lw13410394672lw 发表于 2015-8-6 14:55
中间笑得最开心的那个是我们罐坪村的书记,听家里人讲,村民很远就不要你靠近,公路都是用洒水车洗了的,

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

发表于 2015-8-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打招呼来最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0-6 12:34
减少贫困人口,帮助贫困人口,人人有责!

 楼主| 发表于 2016-2-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 年 2 月 4 日 星期 四
                                                                                                    脱贫攻坚 营山一路小跑
杨汉国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踏访营山部分贫困乡村,一处处修公路、打水井、建新房的火热场面,为这个冬天增添了蓬勃的生机。决战贫困,营山广袤大地上,正上演着一曲击鼓奋进的动人乐章。

  规划引领

  村村有张脱贫路线图

  近日,记者走进营山县茶盘乡罐坪村,只见修公路、建房屋,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5组村民蒋明友的家是3间破旧不堪的砖混结构的瓦屋,大门上挂着一张帮扶责任卡,上面显示,蒋明友家的脱贫措施为:低保扶持、养牛1头、饲养小家禽200只……

  据了解,蒋明友家只有夫妻两人,均患有慢性病,加之年龄偏大,又缺技术,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在去年的精准识别中,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这些帮扶措施是乡村干部多次来我们家走访,最终给我指的路子。”谈到自家的脱贫规划,这位朴实的庄稼汉子说,“去年就把牛买起了,喂上两年就会卖到1万元,按照这个计划,摘帽莫得问题。”

  罐坪村位于茶盘乡西北部,是望龙湖淹没区贫困村之一。经过精准复核和“回头看”,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69人,占总人口的12.3%。

  据罐坪村“第一书记”司建波介绍,着眼该村实际,该村从去年开始重点规划实施了“三个到村”脱贫项目。产业培育方面,规划发展血橙800亩、珍贵树种500亩、核桃300亩,新建标准化黑山羊养殖场3个;基础建设方面,规划硬化村道、组道、产业路12.5公里,新建便民路15公里,整治改造渠系4公里,新建蓄水池8口、电灌站1处、集中供水站1处;新村扶贫方面,规划建设聚居点3个,改造农村危房100户。目前该村已建成公共服务中心220平方米、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5户,正加快推进聚居点农房主体建设。已栽植血橙100亩、珍贵树种250亩,建成黑山羊养殖场1处。

  来自营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0个、贫困户20124户67676人。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巩固、一年提升”要求,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编制完善了《减贫实施规划(2015-2020年)》等,同时,结合省委“3+10”政策组合,编制完善了基础设施、产业、新村等11个专项扶贫方案,编制完善了53个乡镇脱贫规划、150个贫困村脱贫帮扶方案,同时分户制订了帮扶措施,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

  压实责任

  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

  “全县的脱贫工作做不好,我和罗明远同志负总责,镇上的脱贫工作没做好,书记、镇长要拿话来说,村上的脱贫工作没做好,同样,支部书记、村主任、‘第一书记’要担责。”在营山县有关脱贫攻坚的多次会议上,营山县委书记鲜俊才反复提醒各级干部。

  县上“四套”班子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县上至县级党政机关、下至乡镇村组,关心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参与脱贫攻坚蔚然成风。

  “这个杨书记硬是好哟,从市上来到我们这个穷旮旯,没有半点官架子,帮我们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在黄渡镇兰武村,村民们提起杨涛赞不绝口。

  今年42岁的杨涛,是市委组织部派驻兰武村的“第一书记”。通过挨家挨户实地走访,与乡镇村组干部一道深入剖析,这个从市级机关一下子沉到最基层的年轻人既感兴奋又感觉“压力山大”。

  “一边是贫困的现实,一边是沉甸甸的责任,很多时候夜不能寐。”杨涛坦言。正是源于压力和责任,杨涛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驻村工作期间探索出“三下三上”精准识别方法,组织群众实施村道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据了解,为压实责任,营山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常委、分管副县长担任办公室正副主任。严格落实县级领导管乡联村包户责任,28名县级领导分别联系53个乡镇、150个贫困村;落实102个部门(单位)与15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组建150个驻村工作队,选派177名驻村“第一书记”。明确要求贫困村不摘帽,驻村工作队不解散;贫困户不脱贫,帮扶人员不脱钩。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县共帮助贫困户发展蔬菜、干果等产业1.6万亩,养殖家畜1.82万头、家禽16.7万只,培训和转移劳动力12975人次。新建、改造贫困户住房2044户,解决3.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实施移民避险解困657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300户。

  项目发力

  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

  在新店镇千坵村,记者看到,全长9公里的村道水泥路已基本成型,半山腰上一个设计日供水35立方米的集中供水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开始蓄水,部分通往农户的自来水管已经安装到户。

  记者注意到,该村正在重点实施的项目有村道水泥路建设、土地标准化治理、新村聚居点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其中9.16公里的村道路路基已经形成,即将进行砂石铺筑,安全饮水工程已完成90%,预计春节前可以实现通水,2月底可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目前,20公里的生产便道已经完成,建起14口山平塘,发展水果、中药材和有机蔬菜1300亩,建成装机容量为60KW的光伏发电站……

  路的问题、水的问题得到解决,发展瓶颈制约迎刃而解。 “接下来,村上将利用现有的塘、库、堰、池,规划发展100亩低碳循环水产养殖基地、200亩水产生态圈养基地;利用现有的闲置土地和荒坡,规划发展300亩山羊养殖基地;招引外地业主驻村流转土地规划发展300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农家电商平台,积极开发网上市场。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32户脱贫,促进近百户贫困户长效增收。”该村“第一书记”廖淼说。

  一个个项目,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有上级的扶持引路,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充满信心。”这是5组村民王德胜的心声。

  去年,全县新建贫困村村道水泥路166公里,实施24个贫困村农网改造,基本完成贫困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394个,实现103个村广播“村村响”,2000户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全年成功实现16569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计划推动33个贫困村、18293人脱贫。


发表于 2016-2-4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只要领导去过的村    就有的水路修   有的脱贫致富  
我说这些领导倒是去其他条件差的地方多走走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罐坪村四招精准扶贫 村民收入每天200元以上2016-06-06 20:33:56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今年以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营山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努力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闯出了一条贫困山村就业扶贫的新路。

  4月21日,南充市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在营山召开,来自9(县、市)区的参会人员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对茶盘乡罐坪村就业扶贫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南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劲松介绍,营山罐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贫困乡村就业扶贫的新路,是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其示范作用和样本意义对于打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日前,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营山茶盘乡罐坪村,一探这个村庄在精准扶贫中,究竟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5B9616CA94F0E110CF10851490BE8ACB.jpg
南充就业扶贫现场会与会人员在营山县茶盘乡罐坪村参观。(营山报道组供图)
地势山高坡陡 部分村民贫困线上挣扎

  罐坪村,地处望龙湖水库淹没区,面积6.5平方公里。由于受水库阻隔,全村10个村民小组374户被切分在相聚甚远的两架山坡。加之山高坡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迄今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还挣扎在贫困的边缘。

  日前,四川新闻网记者来到营山县茶盘乡罐坪村,记者从该村的公共服务中心看到,办公场所窗明几净,各类标牌橱窗醒目。“村上只出了1间办公室,这些办公设备和规章制度等都是在县就业局的亲自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今年27岁的村文书刘通,2012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村上设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后,便成了一名专职劳动保障就业协理员。

  因病因残缺技术缺资金是这些贫困户家庭致贫的根源。刘通介绍,贫困户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实用技能缺,致富无门路。该村的所有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26户占56%;因残致贫的10户,占22%;因其他原因致贫的10户,占22%。60名贫困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58人,占贫困劳动力的98%,无技能的49人,占贫困劳动力的82%。

  依靠培训促进就业 村民就近上班可照管家里

  在营山县所有贫困村中,罐坪村具有代表性。今年初,营山县人社局、就业局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在罐坪进行试点,探索一条贫困乡村就业扶贫新路。

  按“机构、人员、设施、经费、制度、工作”六到位要求,罐坪村建立了服务站工作制度、就业服务流程和贫困户劳动者基础台帐,为就业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业是提高群众收入最直接的来源,是斩断“穷”根的关键所在。培训促就业,是罐坪村就业扶贫的第一招。

  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蔡红兵介绍,为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劳动者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营山县就业局依托红旗技校、营山电脑学校等定点培训机构,开设家政服务、电焊等多种技能培训和“SYB+创新”培训,从相关部门请来农技、畜牧专家,把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办到了村民家门口。

  5组村民刘汉忠是就业培训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学习焊工技术,很快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每天的工资在200元以上。更为关键的是这份早上出门傍晚归家的工作并不影响他照顾自己的家人,彻底化解了脱不开身、挣不到钱的苦衷。
12EAB3B2BBBF3884CF26EC997F6A9C8A.jpg
家门口的就业培训。(营山报道组供图)
建起两个村产业园 每年吸纳60个劳动力就业

  依托产业发展吸纳就业,是罐坪村就业扶贫的第二招。近日,记者来到罐坪村珍稀林木产业园,看见工人正在园里锄草。

  业主徐健康告诉记者,这些工人都是本村村民,打一天工,会有50元到70元的收入。这样的好事对于10组村民李忠碧来说尤其意外。李忠碧出生于1964年,至今仍是单身一人,加之是个“老病汉”,日子过得并不宽松。

  今年1月 ,罐坪村建起了珍稀林木产业园,李忠碧家的耕地全部流转给了业主,每亩不花分文投资,可净落400斤稻谷市场价的收益,这且不说,他还成了园区的一名季节工,帮助业主锄草、护苗,又多了一条挣钱门路。

  茶盘乡党委书记魏全明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产业发展,目前村里流转土地350亩,建起了血橙、珍稀林木两个产业园。贫困户出租土地,业主就近吸纳务工,每年可为60个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十多个贫困家庭的长远生计。

  村民自主创业养羊 建起300多平米羊舍

  激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是罐坪村就业扶贫的第三招。针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人社、就业部门积极给予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农业、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整合政策给予大力支持,乡、村两级主动为其排忧解难,一度因为底气不足的村民开始走上创业路。

  在罐坪村9组,记者看到紧邻村民刘辉忠住房的山坡上,一栋钢架大棚结构的羊舍格外惹眼,羊舍里一只只吃饱喝足的羊羔“咩咩咩”地练起了嗓子。刘辉忠一家共有5口人,一场大病让他们一家陷入困难。

  通过技能培训,刘辉忠掌握了山羊养殖技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今年4月他家建起了300余平方米的羊舍,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自家的责任地全部种上了黑麦草、苏丹草,9万多元的投入政府的补助资金就占了大头,明年以后年出栏100只。”谈话间,刘辉忠的脸上笑容舒展。

  据了解,刘辉忠还推出了“一免一赊”模式,即对其他贫困户喂养山羊的,他家的种羊一律免费配种;对有养羊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可向其赊养山羊,出栏时贫困户可选择自销还款,也可按实际增重的数量结算劳务费用。

  托底安置扶贫 就业部门每月补助资金

  托底安置是罐坪村就业扶贫的第四招。采访中,营山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郭欣告诉记者,对多次就业帮扶后无法实现就业的特殊贫困劳动者,将由村上提供道路和公共区域保洁,居民聚居点护院等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就业部门每月补助一定资金,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门路。

  帮在点子上,扶在关键处。截止目前,罐坪村60名贫困劳动者中已有12名贫困劳动者通过专场招聘会实现了转移就业,5名贫困劳动者通过养殖业培训已经成功养殖了羊、鸡、鸭等家禽,10个贫困劳动者通过产业发展成为季节性工人,另有20余名贫困劳动者也通过村里的异地搬迁等扶贫项目的实施找到了打小工、支模等临时性工作,待大春生产后还可以进行转移就业。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3-8 05:43
团结就力量。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