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值班编辑4

我的5.12 网络作品大赛作品汇总(征文已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帖子【5.12征文】《心连心雨蓬》——震后雨景去哪里了?我明明发了呀?我还没来得及复制地址就不见了。怎么回事?请版主帮帮忙看看好吗?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09-5-2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281739

发表于 2009-5-2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5-2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感恩中华,阿坝依然美丽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273979

发表于 2009-5-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5.12,永远的记忆

发表于 2009-5-25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一下,我要参加我的5.12 网络作品大赛,是MP3歌曲作品,为什么每次上传都提示无法显示网页呢?

发表于 2009-5-2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5-25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

  汶川 祝福你

——写在汶川地震一周年

  文德芳



  春风又绿,油菜花开……

  华夏儿女用热血救助灾难中的同胞,用行动再建美好的家园……

  汶川,在13亿颗心的牵挂中即将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年,现在怎么样了?

  川西大地上那些山茶花,又迎来了开放的时节!

  灾区的田原上又是一片生机盎然,又能嗅到了稼禾的新香!

  时光回到2008年——

  5月,对川西大地来说,原本是一个最美好的季节。麦穗儿黄黄,禾苗儿青青;山清水秀,满目葱茏;遍地散发出碧嫩的清新和各色花草的芬芳……

  5月12日,对山城阳泉而言,原本是一个温情的日子。初夏的阳光不寒不热地洒向街道、楼群、桃河、矿山、公园。桃河桥下一群群鸽子时而起飞,时而降落;各式各样的风筝在桃河两岸的上空轻盈地飘飞……

  下午两点多,川西的人们或许还在农田耕作,或许还在与邻里、同事谈笑风生,或许还在午休,或许刚刚上课,或许刚刚上班……忽然,大地颤抖起来,楼房跟着晃动起来,群山跟着摇动起来。

  世世代代祥和的“地母”突然发怒了,灾区人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顷刻间崩溃了!

  生命之舟顿时倾斜!

  不难想象,此刻,灾区的老人、孩子、伤员、被扒出来的人……有的在废墟上痛哭,有的在广场上发抖,有的在拼命地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这是多么惨烈而又残酷的灾害!

  这是多么撕心裂肺的一幕!

  时间,被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中国,屏住了呼吸。

  那一瞬间,大难降临的一瞬间,已成为我们的时间纪元。我不知道,这样的纪元,是要把时间锁定,让它走得慢些,慢些,再慢些,让更多的生命,在企盼中栖息;还是要让痛苦快快离去,快快从我们的记忆里走远,淡化,消失。

  从这一刻起,往后推动的每个时刻,都是以此为缺口,以此为标志。时间,被中国人定义为:距离汶川地震时间。时间的锋刃在中国人心上游走,全民疼痛,举国揪心。

  在时间的容器里,盛满了关切、心碎、牵挂和良知。时间,不再是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时间,不再是老人倚着墙角观看日升月落的霞光;时间,不再是随股市行情起伏跌宕的眼神。

  时间在这一刻被锁定,锁定在中国四川因地震而遭受灾害的伤口上,这个伤口的名字叫汶川。汶川的骨骼被8.0级地震震裂,阵痛牵连巴蜀、陇南,辐射中国和世界。

  把时间的缰绳勒紧,向时间的密度挺进,挖掘生存极限,开掘希望奇迹。时间,被人民子弟兵、被白衣天使、被普天下涌动满腔热血的炎黄赤子一起,牢牢抓紧,毫不放松。

  滴滴答答的分针秒针,行走在先遣部队急行军的步履上,行走在前沿记者的现场报道中,行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节奏中,行走在汶川、北川、绵阳、都江堰、江油、平武、什邡、彭州、文县等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自救和互救的坚持中……

  天空下着暴雨,天在雷鸣;地在余震,山在泥石流。中国的心凝结成一团血气。我看见,有激荡的热血在澎湃,有满腔的关爱在行动。

  所有的生命都是我们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活着,而我祖国的亲人在倒下,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欢城与废墟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沧海桑田,曾经只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场景,突然间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眼前。就在那摇晃的三分钟,短短的三分钟,有多少命运塌方,有多少生命断裂,有多少青春陨没……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哭泣的日子,以泪洗面的日子。

  不忍看那场景,又忍不住看那场景。

  仍是鲜花开放的时节,为什么我看见的却是凋零的花瓣,折断的残枝?

  仍是鸟儿欢啼的中午,为什么我听见的却是破碎的音符,凄惨的呜咽?

  我看见成千上万吨钢筋水泥,压在一颗颗柔软的心上。

  我看见僵硬冷漠的命运巨石,砸向一双双小手,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向人生打完一个完整的手势。

  我看见突如其来的狰狞的黑夜,吞没了那正在眺望母爱、眺望友爱、眺望情爱的露珠般的眼睛。

  我不认识他们。但我相信他们都有着火辣辣的性格,火辣辣的胸怀。当我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四川,是四川的山,四川的水滋养了我。我注定应该结识他们,喜欢上他们。

  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姐妹,为什么,必须由死神安排我们这唯一的却是最后的见面?

  为什么我看见你们的时候,竟是真正的看不见你们的时候?

  为什么啊为什么?

  此刻,我看见多少眸子决堤,多少草木垂泪。

  祖国在哭,山河在哭。

  我在哭,你在哭,他在哭。

  我们在哭,你们在哭,他们在哭,中华儿女在哭。

  5月19日14时28分,警报骤响,汽笛长鸣,国旗半降,国人肃立。举国都为汶川地震罹难者沉痛哀悼!3分钟后,汇成一个声音冲天而起——“灾区挺住!”、“中国加油!”响彻寰宇,烙进历史……在这一时刻人们已经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并从心里升起了一个愿望,在身上凝聚了一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万众一心,我们一定要排除万难,我们一定要挺住,我们一定要努力加油,我们一定要奋勇向前,我们一定要争取更大的胜利!我的眼泪无法控制,心中既为罹难的同胞悲痛,又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骄傲。

  泪眼里的祖国,是如此悲伤而仁慈,她流着泪拯救她的每一个遇难的儿女。

  泪眼里的人民,大难唤醒了心中的大爱,此时都没有杂念,没有私欲,内心里海潮般汹涌的,只有超越血缘超越利益超越恩怨超越距离的同胞至爱、人类大爱。

  此时,我们变了,变得如此深刻。我们不再追求功名虚荣,不再追逐浮华烟云,不再计较个人得失。此时,我们才知道,我们生之为人,我们居于人世,我们最应该看重和珍爱的究竟是什么。

  泪水漫过的大地,是如此的沉静、浑厚和庄严,仿佛是对我们情感的一次特殊的考验。刹那间,身处震区的人们命悬一线,震区之外的人们心系汶川。

  四川的同胞,你们遭罪了!

  灾区的人民,山西阳泉的儿女在牵挂着你们!

  阳泉与四川虽然隔着滔滔黄河,阻着巍巍秦岭;但重重关山,迢迢长路,阻挡不住同宗同族的血脉、人性与良知。血浓于水,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余震还在频频发生,飞石还在不停地滚落,泥石流还没有停歇,阳泉派出的公安消防救援队出发了。阳泉医疗小分队出发了。阳泉卫生防疫队出发了。阳泉心理援助队出发了。阳泉的志愿者出发了。阳泉采煤援助队出发了。阳泉援川建房队出发了。阳泉的乡村、社区、机关、厂矿、企业的农民、工人、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向汶川赈灾救援。阳泉一支支救援队伍和满载救灾物资的长长车队,心急如焚、急切地驰援灾区。涓涓细流汇成江海,阳泉人民对灾区人民重重叠叠的关切之情,此时聚集为炽热的爱心之海,像潮水一般涌过黄河,越过秦岭,涌向川西,涌向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我真的敬重他们!

  他们是华夏儿女!

  他们是中华民族!

  我渴望以文字的方式记录那段特殊的历程,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担心自己沉重的心情,笨拙的笔下流淌不出阳泉儿女在汶川大地震中谱写出的爱的礼赞,尊重生命的礼赞,团结奋战的礼赞。

  这场大震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颤了一颤,抖了一抖。

  人心无敌!人心的悲悯与善良值此得到了放大。一场苦难唤醒了我们悲天悯人。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有时候,山川依旧,物是人非。“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即使是大地震之后,草木还能萌萌绿绿,在这个季节还会有遍野的山花。“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大自然正是繁花盛景的时候,生命却刹那间就没有了,而且很多还是孩子。这是对我们的考验,是以生命的意义,去考验我们的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不仅仅是垂泪,不仅仅是牵挂,它是必须行动!

  面对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五十六个民族呼出同一个声音;十多亿颗心相连,众志成城,抗震区战无不胜!中国亲情战无不胜!

  感动是一种道德力量;感动总是发自内心。

  感动能拯救灵魂升华;感动的情节在华夏每一位普通人的行动中演绎。

  千千万万阳泉儿女向灾区人民朴素而又实在的表达,令我感动。那一场场动人而灼人的炽热情感,一次次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禁不住一次次地感动泪飞。

  采访中,我聆听援川的阳泉儿女回忆的过程,是激昂生命,激荡热血,激发活力的一种良好的方式。那可以证明你作为一个起码的人血还是热的,你的生命还可以八面来风,你还能生长出森林般的思想,你的人生还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去印证和完成,你像一棵坚实的树站在那里可以给人们一些绿荫,人们还会感觉到你伸出的手是温暖的和有力量的。

  有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紧紧攥在一起,何愁生命之舟不能在岁月的河流中扬帆远航?

  汶川,祝福你!

  祝福你,中国!

  我的采访漫长而断断续续,采访中经常被长长的沉默中断。

  长长的沉默里,我的脑海始终在闪现出川西大地上那些山茶花,尽管劫难之后,它被蒙着厚厚的灰土,但我相信,它丰满的树枝和常青的叶片依然不会失去精神;我同时希望,今年当山茶花盛开之时,崭新的山川依然会美丽而宁静。

  精神是行为的主宰……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商业化大潮推动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向前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诸如受制于商品化及其背后的利益交换原则的深刻影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有人抱怨人性淡了,人心涣散了等。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像是一声警钟,一剂良药,警示人们珍惜生命,珍爱生活;激醒人们走出世俗,走向崇高;引领我们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爱走向大爱。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在赈济和救援着汶川,而汶川也在用它独特的方式反过来激励着我们和教育着我们。从坚强的生存者、无畏的救援者和无私的捐助者身上,我们看到了汶川精神,看到了时代精神,看到了民族精神。

  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我完成了中篇纪实文学《谁撑起了生命之舟》的采写,渴望以此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传扬,将汶川精神赞颂!

  

发表于 2009-5-2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

  汶川 祝福你

  ——写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文德芳


  春风又绿,油菜花开……

  华夏儿女用热血救助灾难中的同胞,用行动再建美好的家园……

  汶川,在13亿颗心的牵挂中即将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年,现在怎么样了?

  川西大地上那些山茶花,又迎来了开放的时节!

  灾区的田原上又是一片生机盎然,又能嗅到了稼禾的新香!

  时光回到2008年——

  5月,对川西大地来说,原本是一个最美好的季节。麦穗儿黄黄,禾苗儿青青;山清水秀,满目葱茏;遍地散发出碧嫩的清新和各色花草的芬芳……

  5月12日,对山城阳泉而言,原本是一个温情的日子。初夏的阳光不寒不热地洒向街道、楼群、桃河、矿山、公园。桃河桥下一群群鸽子时而起飞,时而降落;各式各样的风筝在桃河两岸的上空轻盈地飘飞……

  下午两点多,川西的人们或许还在农田耕作,或许还在与邻里、同事谈笑风生,或许还在午休,或许刚刚上课,或许刚刚上班……忽然,大地颤抖起来,楼房跟着晃动起来,群山跟着摇动起来。

  世世代代祥和的“地母”突然发怒了,灾区人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顷刻间崩溃了!

  生命之舟顿时倾斜!

  不难想象,此刻,灾区的老人、孩子、伤员、被扒出来的人……有的在废墟上痛哭,有的在广场上发抖,有的在拼命地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这是多么惨烈而又残酷的灾害!

  这是多么撕心裂肺的一幕!

  时间,被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中国,屏住了呼吸。

  那一瞬间,大难降临的一瞬间,已成为我们的时间纪元。我不知道,这样的纪元,是要把时间锁定,让它走得慢些,慢些,再慢些,让更多的生命,在企盼中栖息;还是要让痛苦快快离去,快快从我们的记忆里走远,淡化,消失。

  从这一刻起,往后推动的每个时刻,都是以此为缺口,以此为标志。时间,被中国人定义为:距离汶川地震时间。时间的锋刃在中国人心上游走,全民疼痛,举国揪心。

  在时间的容器里,盛满了关切、心碎、牵挂和良知。时间,不再是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时间,不再是老人倚着墙角观看日升月落的霞光;时间,不再是随股市行情起伏跌宕的眼神。

  时间在这一刻被锁定,锁定在中国四川因地震而遭受灾害的伤口上,这个伤口的名字叫汶川。汶川的骨骼被8.0级地震震裂,阵痛牵连巴蜀、陇南,辐射中国和世界。

  把时间的缰绳勒紧,向时间的密度挺进,挖掘生存极限,开掘希望奇迹。时间,被人民子弟兵、被白衣天使、被普天下涌动满腔热血的炎黄赤子一起,牢牢抓紧,毫不放松。

  滴滴答答的分针秒针,行走在先遣部队急行军的步履上,行走在前沿记者的现场报道中,行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援助节奏中,行走在汶川、北川、绵阳、都江堰、江油、平武、什邡、彭州、文县等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的自救和互救的坚持中……

  天空下着暴雨,天在雷鸣;地在余震,山在泥石流。中国的心凝结成一团血气。我看见,有激荡的热血在澎湃,有满腔的关爱在行动。

  所有的生命都是我们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活着,而我祖国的亲人在倒下,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欢城与废墟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沧海桑田,曾经只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场景,突然间就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眼前。就在那摇晃的三分钟,短短的三分钟,有多少命运塌方,有多少生命断裂,有多少青春陨没……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哭泣的日子,以泪洗面的日子。

  不忍看那场景,又忍不住看那场景。

  仍是鲜花开放的时节,为什么我看见的却是凋零的花瓣,折断的残枝?

  仍是鸟儿欢啼的中午,为什么我听见的却是破碎的音符,凄惨的呜咽?

  我看见成千上万吨钢筋水泥,压在一颗颗柔软的心上。

  我看见僵硬冷漠的命运巨石,砸向一双双小手,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向人生打完一个完整的手势。

  我看见突如其来的狰狞的黑夜,吞没了那正在眺望母爱、眺望友爱、眺望情爱的露珠般的眼睛。

  我不认识他们。但我相信他们都有着火辣辣的性格,火辣辣的胸怀。当我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四川,是四川的山,四川的水滋养了我。我注定应该结识他们,喜欢上他们。

  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兄弟姐妹,为什么,必须由死神安排我们这唯一的却是最后的见面?

  为什么我看见你们的时候,竟是真正的看不见你们的时候?

  为什么啊为什么?

  此刻,我看见多少眸子决堤,多少草木垂泪。

  祖国在哭,山河在哭。

  我在哭,你在哭,他在哭。

  我们在哭,你们在哭,他们在哭,中华儿女在哭。

  5月19日14时28分,警报骤响,汽笛长鸣,国旗半降,国人肃立。举国都为汶川地震罹难者沉痛哀悼!3分钟后,汇成一个声音冲天而起——“灾区挺住!”、“中国加油!”响彻寰宇,烙进历史……在这一时刻人们已经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并从心里升起了一个愿望,在身上凝聚了一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万众一心,我们一定要排除万难,我们一定要挺住,我们一定要努力加油,我们一定要奋勇向前,我们一定要争取更大的胜利!我的眼泪无法控制,心中既为罹难的同胞悲痛,又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骄傲。

  泪眼里的祖国,是如此悲伤而仁慈,她流着泪拯救她的每一个遇难的儿女。

  泪眼里的人民,大难唤醒了心中的大爱,此时都没有杂念,没有私欲,内心里海潮般汹涌的,只有超越血缘超越利益超越恩怨超越距离的同胞至爱、人类大爱。

  此时,我们变了,变得如此深刻。我们不再追求功名虚荣,不再追逐浮华烟云,不再计较个人得失。此时,我们才知道,我们生之为人,我们居于人世,我们最应该看重和珍爱的究竟是什么。

  泪水漫过的大地,是如此的沉静、浑厚和庄严,仿佛是对我们情感的一次特殊的考验。刹那间,身处震区的人们命悬一线,震区之外的人们心系汶川。

  四川的同胞,你们遭罪了!

  灾区的人民,山西阳泉的儿女在牵挂着你们!

  阳泉与四川虽然隔着滔滔黄河,阻着巍巍秦岭;但重重关山,迢迢长路,阻挡不住同宗同族的血脉、人性与良知。血浓于水,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词语,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余震还在频频发生,飞石还在不停地滚落,泥石流还没有停歇,阳泉派出的公安消防救援队出发了。阳泉医疗小分队出发了。阳泉卫生防疫队出发了。阳泉心理援助队出发了。阳泉的志愿者出发了。阳泉采煤援助队出发了。阳泉援川建房队出发了。阳泉的乡村、社区、机关、厂矿、企业的农民、工人、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向汶川赈灾救援。阳泉一支支救援队伍和满载救灾物资的长长车队,心急如焚、急切地驰援灾区。涓涓细流汇成江海,阳泉人民对灾区人民重重叠叠的关切之情,此时聚集为炽热的爱心之海,像潮水一般涌过黄河,越过秦岭,涌向川西,涌向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我真的敬重他们!

  他们是华夏儿女!

  他们是中华民族!

  我渴望以文字的方式记录那段特殊的历程,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担心自己沉重的心情,笨拙的笔下流淌不出阳泉儿女在汶川大地震中谱写出的爱的礼赞,尊重生命的礼赞,团结奋战的礼赞。

  这场大震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颤了一颤,抖了一抖。

  人心无敌!人心的悲悯与善良值此得到了放大。一场苦难唤醒了我们悲天悯人。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有时候,山川依旧,物是人非。“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即使是大地震之后,草木还能萌萌绿绿,在这个季节还会有遍野的山花。“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大自然正是繁花盛景的时候,生命却刹那间就没有了,而且很多还是孩子。这是对我们的考验,是以生命的意义,去考验我们的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不仅仅是垂泪,不仅仅是牵挂,它是必须行动!

  面对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五十六个民族呼出同一个声音;十多亿颗心相连,众志成城,抗震区战无不胜!中国亲情战无不胜!

  感动是一种道德力量;感动总是发自内心。

  感动能拯救灵魂升华;感动的情节在华夏每一位普通人的行动中演绎。

  千千万万阳泉儿女向灾区人民朴素而又实在的表达,令我感动。那一场场动人而灼人的炽热情感,一次次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禁不住一次次地感动泪飞。

  采访中,我聆听援川的阳泉儿女回忆的过程,是激昂生命,激荡热血,激发活力的一种良好的方式。那可以证明你作为一个起码的人血还是热的,你的生命还可以八面来风,你还能生长出森林般的思想,你的人生还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去印证和完成,你像一棵坚实的树站在那里可以给人们一些绿荫,人们还会感觉到你伸出的手是温暖的和有力量的。

  有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紧紧攥在一起,何愁生命之舟不能在岁月的河流中扬帆远航?

  汶川,祝福你!

  祝福你,中国!

  我的采访漫长而断断续续,采访中经常被长长的沉默中断。

  长长的沉默里,我的脑海始终在闪现出川西大地上那些山茶花,尽管劫难之后,它被蒙着厚厚的灰土,但我相信,它丰满的树枝和常青的叶片依然不会失去精神;我同时希望,今年当山茶花盛开之时,崭新的山川依然会美丽而宁静。

  精神是行为的主宰……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商业化大潮推动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向前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诸如受制于商品化及其背后的利益交换原则的深刻影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常有人抱怨人性淡了,人心涣散了等。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像是一声警钟,一剂良药,警示人们珍惜生命,珍爱生活;激醒人们走出世俗,走向崇高;引领我们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爱走向大爱。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在赈济和救援着汶川,而汶川也在用它独特的方式反过来激励着我们和教育着我们。从坚强的生存者、无畏的救援者和无私的捐助者身上,我们看到了汶川精神,看到了时代精神,看到了民族精神。

  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我完成了中篇纪实文学《谁撑起了生命之舟》的采写,渴望以此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传扬,将汶川精神赞颂!

  

发表于 2009-5-2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我支持我坚决拥护!!!!!

发表于 2009-5-2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我支持我坚决拥护!!!!!

发表于 2009-5-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5-2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支持!!!

发表于 2009-5-2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的5.12 征文】 地震时我是新妈妈

 

地震时我是新妈妈

 

地震亲历

现在阳光明媚,楼下不时有救护车呼啸而过,5月12日下午的那一瞬间,改变了一切,全国乃至世界都关注着四川,电视上每天都密集播报着这里的消息。

好在,公婆、父母,都不在他们平时住的都江堰、青城山。

月子里的这段经历,注定让我今生难忘。

那天下午吃过午饭,正在书房上网发邮件。

突然桌子摇了起来,书架晃动,我站起来,发现整个房子都在摇晃,地面颠簸不平,我惊声尖叫,马上关了电源,跑到客厅,家里的人都出来了,都惊慌而不知所以。

所有家具都“咣当咣当”剧烈晃动起来,窗外的景物也在动,楼房象风中的积木,摇摇欲坠。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以为是我们的大楼质量出现问题,要在这一刻垮了。只是觉得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居然住的房子也会跳舞!仿佛有一种阴森的力量在玩弄我们于股掌之间。最好的选择就是赶快离开这个房子。

我说:“快走!快离开,什么都别拿!”

婆婆惊呼着,抱上宝宝,和月嫂就往门外走,宝宝是最重要的。我想到带上我的包,回书房去拿包,这时书柜和桌子都跳动起来,桌上的电脑似乎要掉下地来。我惊叫着提了包就往外走,没来得及拿手机,也没时间回去取。

住在顶楼,摇晃的楼梯,仿佛下也下不完,楼下是婆婆失魂地低声呼唤上帝保佑,楼上是行动缓慢的公公……

走出楼道,看见大楼还在摇晃,从7楼我家厨房的窗外,一直到1楼,一道裂缝赫然醒目,水泥石块往下飞砸。居民们纷纷从各自的楼里跑出来,惊惶中,只知盯着大楼看,不知前面是什么样的结果,脚下在晃动,这是地震!大多数的人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而之前,它仿佛都离我们非常遥远。

公公说他并不担心,因为我们的楼是框架结构,那道裂缝是伸缩缝,不会有问题。

激烈的晃动停止下来,清醒过来,马上想到的就是“娃娃呢?”跑过去看,宝宝正在奶奶的怀抱中安静地入睡,毛巾被裹着他。

大家聚集到街上的空旷处,议论纷纷。到处找电话打,可手机座机都打不通。很多人拿着手机徒劳地拨着。听说路上交通也堵塞了,现在了解外界动态只能靠收音机了,路边小车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报最新消息,也有人凑着便携收音机,拉长天线专注地收听。人群里,有坐月子的产妇,还有大肚子的孕妇,她们在家人的搀扶下,找了安全的地方坐下。有人穿着睡衣拖鞋跑了出来,还有人因为跑得太急,扭伤了脚踝,街上居民拿出小凳,给她坐下。

我们也找了个远离楼房的街角休息,风很大,天也阴了,婆婆拿出毛巾被披在我头上。这时的人们,特别团结,找人借手机,人们不但借,还热情地不厌其烦帮你拨号。娃娃饿了、尿了,大哭,才出生不到20天的他,还不怎么会吃奶,旁边大孩子的妈妈很怜惜这个小奶娃,来帮着喂他,还拿来了尿不湿,虽然是3个月娃娃用的。

公婆冒险回家一趟,搬来一些日用品:尿不湿、奶粉、奶瓶、水瓶。居民们把桌椅吃食拿出来,当街吃东西、打牌,还有人用塑料布一铺躺在地上。

天快黑了,公婆决定回楼里去,因为产妇和婴儿不适合在外面经受夜里的风寒。小区已经停电,一片漆黑。害怕再发生余震,人们都在大搬家,打算今晚要么露宿街头,要么转到更安全的地方住。

父母家的房子在一楼,愿意接纳我们5个人过去“避难”。街上非常拥堵,人人都想着离开,一条短街,小车开了半个小时。

经过冻青树街十字路口,许多人在路两边打起了地铺,吃东西、睡觉,烧烤串串等小商贩穿梭其中……路上还停了许多车,有人在车里睡觉,而天似乎要下雨了。

这天晚上,母亲被从医院临时接了回来,第一次看见了她的外孙。她回来时,宝宝正在安静地吃奶,家人们把宝宝抱给她,“来看外婆”,外婆慈祥地微笑着,安静抱起了这个稚嫩的小生命看着。孩子生下来有7斤多,经过20多天的喂养,眉眼长开了,圆乎乎的很秀气。

“噢,长得好”,第一眼看见孩子,外婆就夸赞道。接着他被每个姨妈抱去欣赏:他精致的小手脚、圆圆的小脸蛋,绻起双腿成一小团的可爱样子……

于是安顿所有人吃东西、休息……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

夜里3点,宝宝饿了,喂他吃东西,给他换尿片,可是往常的奶量满足不了他,于是加,还是不够,又加,又加……一直折腾到4点多,刚躺下,就觉得床被一种隐秘的力量轻轻摇动,我警觉地问月嫂:“是不是在晃?”她说是,静等了一会儿,又晃了一次,接着,街上的警报响了起来,我马上起床,叫醒家人,于是所有人都坐起来,守着电视,收看在直播的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

一夜无事。

第二天下午,好不容易打到车,又回到原来的家,所有的感觉都不同了。窗外是风雨,犹犹豫豫打开电视,住在7楼上,每呆一分钟都考验定力。简易的行李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离开。

高楼可以倒塌,家园可以被摧毁。那一天以后,看着新装修的家里移动了的家具、墙面的细小裂缝、卫生间房顶掉下的砖头,觉得:只要能够安心地躺着,就是一种幸福!


露宿街头

过了两天,老公从北京出差回来了。他就职的是一家数码公司,几个月前就在北京加班加点工作,搭建奥运播出系统平台。奥运项目压力很大,他每天都开会、熬夜写方案,整个奥运期间,都几乎不能回家。宝宝出生后的当晚他才请假赶回,而出院没几天,他又走了。地震后,他们公司给员工每人发了一顶帐篷,给他们放假回了成都。

5月19日那晚,宝宝的眼睛发炎很厉害,脸上的湿疹也越长越多。宝宝的一点点病都让人焦心,我觉得自己没有当好妈妈,很忧心这样发展下去对宝宝造成不利影响,也不顾自己还在月子里,马上带宝宝去医院看急诊。

看完病出来,都快半夜了,朋友发来短信,说电视上一直在通知,今晚有6-7级的余震。走到四川地震局外面,好不容易拦上了一辆出租,司机本来准备收工回家接母亲的,但看我们抱着个新生儿,也就好心答应搭载。车过新南门,只见出城的小车排成长龙,多过了进城的车。路边都是密集的人群,立交桥下、人行道上、河边,搭起了帐篷、铺上了地铺,大批的人又露宿街头……地震弄得人心惶惶,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回家拿了简单的东西,当晚我们也在街上,睡进帐篷,熬过一夜。

老公的父母家在都江堰,为了照顾我和宝宝,公婆提前到了成都,但家中房子有轻微损坏,于是老公在成都的日子,除了照看孩子和与家人避震,他还和父母冒险回了2趟都江堰,查看房子受损情况,把家中的重要东西搬运回来。10天后,他又被催着去了北京。



地震中的母爱

地震发生后,了解信息的窗口就是电视和网络,电视上每天都有来自灾区的最新报道,作为新妈妈,每当看到那些在地震中生产的新妈妈和新生儿,都感觉特别亲切。从电视上看到:地震发生时,华西附二院的游泳教授正在做一台剖腹产手术、锦江妇幼保健院把孕产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一个个可爱的小生命来到人世……

每一个QQ群都在交流地震的话题。妈妈群上,谈论着大灾之后随时有余震的情况下即将临产的紧张惶恐、看见灾区的新妈妈和宝贝的感动:比如一个妈妈临死还在给孩子喂奶,结果孩子靠着这口奶,等到了救援人员。还有一个帖子被很多人传递,转贴的妈妈说她“每看一次就哭一次”:在地震中,一个妈妈用身体护住自己才3个月的孩子,孩子毫发未伤,妈妈却被压了变形,人们发现她时,她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随行的医生做检查时,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就是母爱!

有个妈妈说:“地震发生以后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遇到地震我会怎么对宝宝,我想会跟这位母亲一样的拼死护住我的孩子。”和她的想法惊人地一致,看着宝贝酣睡中的甜蜜小脸,我想,如果发生地震,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我的孩子。因为孩子属于未来。


自从孩子出生后,我每天都拍下一些照片,用镜头捕捉下他的每个表情、每种变化、他初来人世时的状态和周围的场景。我想,当把我的宝贝哺育长大,我会给他看照片,给他讲今天曾发生的一切,和这一切发生时他的样子。



发表于 2009-5-2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

发表于 2009-5-2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9-5-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60]

发表于 2009-5-29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em50]

发表于 2009-5-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感恩中华,阿坝依然美丽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273979

发表于 2009-5-29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感恩中华,阿坝依然美丽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273979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