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儿书”与图书馆----书的回忆之三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娃娃时,大人让他抓东西,测试他的未来兴趣取向,结果琴棋书剑不抓,尽抓女人的耳环脂粉类的。把他的老汉儿贾政,气得个半死。
一个人读书的兴趣爱好应该从小培养。要有氛围。所谓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就是这个意思。我看现在的娃娃,玩具一大堆,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一问,贵得个一塌糊涂。而书呢,基本看不到。我们那个时代,小的时候,没得钱,玩具很少去买,风筝,弹弓,灶鸡子(蟋蟀)笼笼,鱼杆子都是自己动手做,逢年过节,那时大人送娃娃的礼物,就是把娃娃带到到新华书店让他挑选几本书,作为礼物。那时的六一儿童节,最闹热的地方是新华书店,里面满是欢声笑语的童音。
我每一年生日,我的在昆明一中教书的表哥,他是教物理的,送我的都是书,而且自然科普方面的比较多,有一年送的是第一版的一套10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它使我一直感动到半个世纪的今天。也使我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六一儿童节,我瞟了一下瓮亭公园的游乐园与公园门口的书店,与拥挤不堪游乐园相比,书店的人气简直弱爆了。在街上,我看到很多儿童喜气洋洋,但他们手里拿的,大多是高档玩具,而不是书。这使我产生今不如昔的慨叹。
这是时代在进步,还是儿童教育出了问题,还是我的“九斤老太”的陈腐观念,我都有点稀里糊涂了。
有新闻报道,有一年统计,我国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为什么是这种情况呢?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估到娃娃背九九表,背唐诗,娃娃逼得眼泪汪汪,父母急的捶胸顿脚。他们巴不得娃娃马上掌握宇宙真理,能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背得起《四库全书》,成为神童。如果背不得,就一耳光扇过去。
娃娃从小就觉得,妈哟,原来读书不求好耍。这种教育,效果如何,天知道。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只是出在学校,从家教开始可能就有问题了。
日本有一种儿童漫画书,大量的是图片,文字很少,故事简单。看来,日本人的目的,不是要儿童从中学习认字,率先掌握啥子知识,而是先培养儿童对书的亲近感,愉悦感,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这是抓住了关键,当他们长大进了学校进入社会,对教科书,对书籍起码不会产生反感。他们的人均读书量高,会不会是他们这种教育的结果。
以前邛崃人爱读书风气的形成,恐怕也与邛崃原来遍布大街小巷里的小人书店有关。所谓小人书店,其实就是连环画书店。而连环画,邛崃人叫“娃娃儿书”。有点类似现在日本的儿童漫画书。内容有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我就看过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的连环画。不过,好像现在已经没有出版连环画了。
邛崃人画连环画是很有名的,徐恒玉,吴寿石,何述平就出了不少连环画书。。。。。邛崃的小人书店也是很多的,具体多少,没有统计过,但在小北街,因为临近北街小学,就有3家小人书店。开小人书店,也简单,只要有一个当街的铺子,有几条矮长板凳,就开张了。店主把连环画买回来,把封面扯下来,编上号,贴在墙上,就可以了。看书的人不是按照书名,而是按照编号去租书。看一本连环画的租金有一分,两分,三分,新进的书,厚的要贵一点,还可以讲价。过时的书,一分钱可以租两本。
那时的家长,大多数没有文化,也没有巴心巴肝要自己的儿孙靠读书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强烈期盼。家长的想法很朴素,只是觉得,娃娃应该读点书而已。另外,娃娃读得书,还是读不得书,他们认为命中注定,往往顺其自然。当然,对于读书,他们虽然没有像现在的父母给娃娃施加压力,但对娃娃的读书是很支持的。在邛崃的家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娃娃:妈,拿两分钱给我。
母亲:又要钱嗦。拿来做啥子?
娃娃:看娃娃儿书。
母亲:往天拿过(钱)去看了嘛?
娃娃:今天是新出(版)的《水浒》。不一样。
要钱看书,娃娃往往显得理直气壮。也很容易如愿以偿。为了节约钱,娃娃们看书采取很多办法。一是打伙租书,我有两个小伙伴,大家经常把钱集中起来,去租大家都没有看过的书,然后一人坐中间翻书,两边是小伙伴,三个小脑袋紧靠着棚在一起。中间的娃娃看完了。会问两边的伙伴,看完没有,两边的要答应看完了,才翻下一页。这种办法,现代经济学好像有个名称,记不起了。不过,这种打伙的妙招,在书店生意好的时候,无偿占了他的资源。老板会不高兴,出言语的。
还有一种办法是看欺头书,所谓看欺头书,其实就是不出钱,蹭书看。我经常采用。方法是,如果一个人在看一本书,你想看,你可以离他稍微远的地方坐下,远远地望书,如果对方没有反感,就可以再向他挪近一点,还不反感,你就可以靠近他了。下来,还可以与他套些近乎。这种方法,也有缺点,看欺头书的人,阅读速度要快。还有就是很多内容看不完全。
一次,一个认不得的小伙伴紧靠着我看欺头书,他不知吃过什么,嘴里呼出阵阵臭气。我忍不住了,说,你离得稍微远一点,行不?他怒吼道,往天,你看我的欺头书。我都没有开腔,今天,看一下,你都不干?我只好忍气吞声。
那时的书店老板,没有像现在的类似”一茶一坐“,贴上“一书一坐”的告示,如果那样,我们的打伙看书和看欺头书就没有办法了。不过,那时的小伙伴,书包里每人总有几本娃娃儿书,大家可以交换着看。
娃娃儿书,现在看来,也没有多少知识含量。但它像一块浅浅的踏脚石,引导邛崃人自然而然踏入书籍的殿堂。我觉得,就是那些现在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爱看书,知识渊博,恐怕也是从爱看娃娃儿书开始的吧。
那时的邛崃城,街道比较窄,但车辆很少,经常在邛崃街上看到有些大人,傍若无人,手捧报纸杂志书籍走在街中间,埋着头,边走边看。有的人可能因为书中精彩内容的触动,居然会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学校放学,学生蜂拥出门,学生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家长接送,很多学生们在回家的路上,总是掏出课外书,捧在手里,边走边看,一直看到家。这是邛崃人爱看书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给我的印象很深。
前年,我拍《到学校路上》的片子时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接送,骑自行车,吃东西,路上看书的也有,但很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识字的增加。邛崃人会告别那些娃娃儿书店,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了,他们会走入更大的书店,走入图书馆。我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过,看一个学生将来学术上会不会有建树,不是看他听了多少小时的课,而是看他进了多少小时的图书馆。
邛崃各中学都有图书馆,历史最悠久的,想来应该是邛崃二中的魁星楼。据说,它收集的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的报纸是比较齐的。但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县图书馆。它当时应该属于文化馆管理。其间,也开开停停。办借书证要押金,但不是很贵。我弄坏过一本书,《燕妮.马克思》,还赔了钱。
邛崃人除了到新华书店看不出钱的书,还有就到图书馆了。我曾经在《往事如烟古瓮亭》中回忆过它,那时的图书馆在瓮亭公园里面的最深处,里面非常幽静,确实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阅览室不大,是一间古老木结构房子,前面是一个小坝,长满青苔,它的周边是一围茂密的夹竹桃,开着浓烈红色的花,还有几株亭亭玉立的腊梅,一到冬天,图书馆满园冷香四溢,沁人心脾。里面的陈设也简陋,书桌是几张乒乓球桌,有几个报架和放杂志的书架。但在里面看书,是一种享受。我观察过在图书馆里的人物的神态,在静谧的氛围中,在人与书的亲密拥抱中,每个人都不由向外荡漾着一种恬静之美,而且互相融和。
那些到图书馆看书的大人们,在我的眼里,总是那么儒雅。那么文质彬彬,在里面看书,觉得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深怕影响了别人。
邛崃人到图书馆,一是借书,还有就是在这里看期刊,杂志和报纸。因为只有县图书馆,才订有全国的期刊,杂志和报纸,当然,里面也有很多少年儿童方面的杂志。我最喜欢的《我们爱科学》,和《航空知识》,在我没有订阅它们之前,我只有到图书馆去看。
邛崃图书馆对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我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就是在图书馆看到资料后,买了一个放大镜,与祖母的老光眼镜配合做的。我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虽然紫边严重,不是很清晰,但这是对月亮的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感觉,使我兴奋不已,我不断找院子里的大人来看。
我和蒲江的那位同学,在图书馆看了资料,买了耳机零件,模仿做了一个矿石收音机,居然收听到了当时的“敌台”,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
不过,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叫《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大概是1959年出版的,好像当时郭沫若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书由他作序。由国内最顶级的科学家撰写对21世纪人类前景的展望。他们有茅以升,竺可桢,李四光、华罗庚。。。。这些科学家,做学问非常严谨,但科学幻想起来也不输于舞文弄墨的文艺人。他们说,到了21世纪,人类可以星际旅行,人与人之间可以跨洋洲视频对话,人类不再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食物都是合成的。。。。茅以升是桥梁学家,他说,在21世纪,会出现一种没有桥面的桥,人们开着一种汽车,像青蛙一样,从一个桥墩,跳到另一个桥墩,到达彼岸。其奇思妙想,现在的人,也自愧不如。
当时这本书,影响非常大,使我和同时代的少年儿童热血沸腾,暗暗立下为科学献身的宏愿。但是文化大革命出现,改变了一切。
人类进入21世纪已经15年了,少年时代的我,曾经遥想过今天,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也垂垂老矣。从现在来看,当时科学家的想法很多已经实现了。有些,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想,还有一些没有实现。不过,21世纪还有几十年,他们的预想可能都会实现。
《 科学家谈21世纪》这本书,不知道邛崃图书馆保存下来没有?
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从它的读书量就可以看出来,从图书馆的人气的旺弱,可以推测这个地方人的文化素质。人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要有宽容,宽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但是,如果文化成为市侩,被势利绑架,完全没入铜臭功利之中,历史一次次证明,它只能是摧残文化,使这个地方的文化走向衰落。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星罗棋布,连乡镇文化站都配有图书室,硬件的配置非常好。但我问了一个乡镇文化站长,图书室的人气如何,他说,不太理想。这里面有互联网发展,电子书崛起的原因,但关键还是培育人们爱读书,勤读书的氛围。像我小时候的邛崃一样。但是,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我好久没有到邛崃图书馆了。不知它现在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