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筑与古典戏曲交融——川剧·镜缘成华
来源:新成华 发布时间:2015-07-20
日前,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成都市川剧院、陈巧茹工作室共同举办的“川剧·镜缘成华”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中,来自陈巧茹艺术工作室的戏曲演员们在区内多个地标性建筑——龙潭水乡、东郊记忆、锦绣天府塔、华润·万象城采风拍摄。 据了解,在即将举行的“乐桥音缘·2015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上,此次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将集中展出,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川剧文化。
特色川剧文化
“碰撞”地标性建筑
龙潭水乡——区内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图”。7月7日,来自陈巧茹艺术工作室的戏曲演员们在这里开始了一场惊艳大气的采风拍摄。 “龙潭水乡处处体现着成都独有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拍摄十分‘接地气’。”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7月7日至7月9日,此次活动还分别在锦绣天府塔、东郊记忆、华润·万象城拍摄,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将与陈巧茹艺术工作室珍藏的珍贵戏曲艺术图片一起在即将举行的“乐桥音缘·2015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上展出。
传统“混搭”现代 画面之美让人惊叹 传统戏曲与现代建筑的“混搭”会迸发什么样的精彩呢?
“在拍摄中我们把现代化建筑与古典戏曲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认识戏曲,了解传统文化。”陈巧茹艺术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7月7日在拍摄现场看到,穿着精美戏服的戏曲演员缓缓走过龙潭水乡内古色古香的小桥,古典人物与龙潭水乡融为一体,画面之美不禁让人惊叹。
特有名词“大衣箱” 川剧服装有讲究
《司马相如》里的卓文君、《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活动中,古装扮相的川剧演员们穿梭在龙潭水乡、锦绣天府塔、东郊记忆等地,演绎着“川剧之美”。 “说起川剧特色,不得不提川剧服装。川剧服装样式讲究,服装色调选用也有诸多规矩,例如黄色多用于皇生,绿色多用于红生等,每个川剧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服装。此外,川剧人物繁多,生、旦、净、末、丑,每个角色的服饰都有讲究。”成都市川剧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川剧里所称的”大衣箱“是指主要演员的服装,管理这些服装的人员称为“大衣箱师傅”。“‘大衣箱师傅’必须熟知各类川剧表演剧目、剧情、角色扮相并能熟练掌握装扮技艺和服装管理技术,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戏衣制作常识。”该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