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至青川公路酒家垭隧道顺利贯通 3月30日23时30分,随着最后一排“轰隆隆”的开山炮声,由二公司担负施工、浙江省援建的汶川“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地方交通项目——剑(阁)青(川)公路酒家垭隧道胜利贯通。3月31日上午9时,二公司、浙江省灾区援建指挥部和广元市以及青川县政府在现场举行了隧道贯通典礼。典礼上,青川县县长陈正永为该项目部颁发了10万元奖金。青川县县委书记李浩生、广元市委常委张兴德、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副指挥长蔡刚等领导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在感谢我集团建设者的同时,也要求建设单位仍然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再接再厉,确保今年“5.12”基本通车的目标实现。 剑青公路酒家垭隧道全长2282米,位于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境内的海拔1360米的酒家垭大山的半山腰。是青川县这个地震重灾区通往广元市和省会成都的唯一通道。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属炭质千枚岩,围岩松散、破碎,遇水极易软化和泥化。同时,隧道施工还要穿越6个大断层。自隧道开工以来,建设者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狠抓安全和质量,严格落实“短进尺、弱爆破、紧衬砌、强支护、重环保”的隧道施工理念,先后战胜了大小塌方上百次,保证了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然而不幸的是,当隧道施工掘进至1900米(距隧道贯通仅剩382米)时,遭遇了“5.12”特大地震灾害侵袭,致使洞内的初期支护和部分二衬及仰拱多处严重开裂、变形和坍塌,涌水、渗水十分严重;大量施工机械、设备严重损毁,工程全面停工。 地震发生后,项目班子带领全体参建员工,以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忘我的牺牲精神,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和设备,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顺利打通青川通往外界的救援生命线。在工程和项目驻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他们边建驻地边展开生产自救,积极联系设计院和业主对隧道受损情况进行鉴定,制定出相应的处治措施。同时对施工现场加紧清理,维修保养设备和机具,抽排隧道积水300000余立方,积极做好恢复施工的准备工作。在业主和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2008年8月12日举行了复工典礼。 复工后,由于隧道本来地质就极为复杂,围岩破碎,自稳性差,软化、泥化严重,再加上地震后,山体变形,围岩松动圈不断扩大,涌水、突泥、坍塌不断发生。仅2008年10月22日发生的涌水、突泥和坍塌,一次就达2000多立方,泥石流涌出达95米,巨大的冲击力将初期支护和二衬因地震受损段临时支护的钢拱架冲毁,施工设备、车辆埋没,使这座因地震严重受损隧道的施工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掘进异常艰难。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以顽强的斗志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严密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在安全和质量上,采取“防”“治”结合双重措施,与坍塌、涌水等恶魔斗智斗勇,保证了隧道安全贯通,而且没发生任何重伤和亡人事故。全体参建人员表示,他们将再接再励,科学组织,加紧施工,在今年“5.12”之际,确保隧道达到基本通车条件,打通青川灾后重建的物资运输通道,让灾区人民早日走上灾后重建致富路。 剑青公路酒家垭隧道全长2282米,位于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境内的海拔1360米的酒家垭大山的半山腰。是青川县这个地震重灾区通往广元市和省会成都的唯一通道。隧道地质极为复杂,属炭质千枚岩,围岩松散、破碎,遇水极易软化和泥化。同时,隧道施工还要穿越6个大断层。自隧道开工以来,建设者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狠抓安全和质量,严格落实“短进尺、弱爆破、紧衬砌、强支护、重环保”的隧道施工理念,先后战胜了大小塌方上百次,保证了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然而不幸的是,当隧道施工掘进至1900米(距隧道贯通仅剩382米)时,遭遇了“5.12”特大地震灾害侵袭,致使洞内的初期支护和部分二衬及仰拱多处严重开裂、变形和坍塌,涌水、渗水十分严重;大量施工机械、设备严重损毁,工程全面停工。 地震发生后,项目班子带领全体参建员工,以勇敢顽强的斗志和忘我的牺牲精神,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和设备,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顺利打通青川通往外界的救援生命线。在工程和项目驻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他们边建驻地边展开生产自救,积极联系设计院和业主对隧道受损情况进行鉴定,制定出相应的处治措施。同时对施工现场加紧清理,维修保养设备和机具,抽排隧道积水300000余立方,积极做好恢复施工的准备工作。在业主和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2008年8月12日举行了复工典礼。 复工后,由于隧道本来地质就极为复杂,围岩破碎,自稳性差,软化、泥化严重,再加上地震后,山体变形,围岩松动圈不断扩大,涌水、突泥、坍塌不断发生。仅2008年10月22日发生的涌水、突泥和坍塌,一次就达2000多立方,泥石流涌出达95米,巨大的冲击力将初期支护和二衬因地震受损段临时支护的钢拱架冲毁,施工设备、车辆埋没,使这座因地震严重受损隧道的施工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掘进异常艰难。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以顽强的斗志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严密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尤其在安全和质量上,采取“防”“治”结合双重措施,与坍塌、涌水等恶魔斗智斗勇,保证了隧道安全贯通,而且没发生任何重伤和亡人事故。全体参建人员表示,他们将再接再励,科学组织,加紧施工,在今年“5.12”之际,确保隧道达到基本通车条件,打通青川灾后重建的物资运输通道,让灾区人民早日走上灾后重建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