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乐至县公安局充分结合辖区实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以“1366红袖套”工程、“5×4农村小天网工程”和“十户联防工程”为基础的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治安防控多极管理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辖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一、强化公安主导,形成多极管理组织格局。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方面,乐至县局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加强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治安防控多极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要求各单位负责人牢固树立全局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思路,把多极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中心工作来抓,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逐一明确挂帅局领导、牵头单位和职能部门,制订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将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人,明确到位。另一方面,以公安为主导积极联合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全面形成公安主导,部门推动,层层抓落实,处处有保障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部门配合,形成多极管理工作格局。县局紧密结合辖区工作实际,通过精准实施主动防控战略,实现了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的转型升级,并充分结合辖区社会资源和群众力量,走出了党委政府、派出所、村社干部和社会化力量多级配合、多方支撑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特色,实现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全新突破。
三、强化宣传发动,形成多级管理舆论格局。群众是社会治安管理的主体,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一是充分发挥“村村通”广播、走村入户面对面、实地查看等传统宣传沟通方式,重点加强对社会治安多极管理的宣传,增强工作公开、透明度,提升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意识,增进群众对开展治安多极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全面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二是利用“平安乐至”、“乐至警方”官方微博、乐至公安公众信息网等现代新型媒介的传播优势,积极主动搭建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平台,及时收集群众对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治安多极防控管理的意见、建议,实现与群众网上网下全方面互动交流,全力提升多极管理的实战效应。三是充分利用新建成的6个标准化警务室,43个警务工作站、31个公安法制宣传栏,6个LED公安宣传栏和商家铺面、小区楼宇、学校等单位的LED宣传平台,不断加大对法律法规、治安防范以及利用社会资源实施治安防控多极管理成效宣传。通过全方位宣传,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全面提高社会治安治理社会支持率和参与度。
四、强化多方监管,形成多极管理成效格局。一方面县局积极加强同县综治办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把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治安多极管理及时纳入目标考核,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认真结合良安镇“1366红袖套工程”和龙门乡“5×4小天网”建设工作要求,明确推进时限,健全组织架构,科学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抓推进。另一方面县局积极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目标考核办等部门组成考核小组,全面加强对各乡镇利用社会资源实施社会治安多极防控管理的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