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本质要义的往往生命力不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0字辞职申请红遍网络,有人评论说:“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河南省实验中学女心理教师顾少强因其独具魅力的辞职信,接到多方邀请或资助,旅行社争相聘用,但是顾老师都一一的拒绝了,其中有何玄妙呢? 辞职后顾少强第一站来到成都,得到各方追捧。三个多月后事件终于有了答案,顾老师决定定居成都。原来顾老师今年年初假期里在云南大理遇到了自己的真爱,找到了生命的归宿。30多岁的她与现今的丈夫于夫,都看重大理的不期而遇,通过短暂的网聊,约定一起去看世界,自己辞职,于夫把成都的理发店盘出去了。7月初顾少强与丈夫于夫正式结婚,两人在崇州市街子古镇签下了5年合约租下门店开旅店,准备在成都开办培训学校,开展心理咨询项目。系列的人生规划,不能不说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得到真相后人们又质疑顾少强在炒作,其实不是顾少强在炒作,而是人们的心理强势在作祟,人们总是喜欢跟风,喜欢人云也云,喜欢寻求暂时的心理慰藉。从根本上看,缺乏本质要义的事件往往是没有强劲的生命力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一个简单的基本事实是:人总是最现实的动物,需要起码的衣食住行,才能保证生命的延续。 从事件的起始看,顾少强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0字辞职信,拍下上传到网络私人空间,当即就受到了热传。她是心理教师,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心理知识教育,当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可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当然知道可能产生的网络效果,当然知道人们最最缺乏的心理支撑,当然明白多重心理焦虑下人们需要什么,当然清楚人们的心理渴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顾少强是一个精明人,她起初就对这个效应有了充分的估计和判断。如果说受过大学心理学专门教育与训练的人,同时又有10余年心理咨询经验的人连这点都评估不到,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当各方追捧,各方邀请,各方赞助,各方争聘,齐刷刷纷至沓来之时,她始终很冷静,始终没有道出心里的奥秘,始终没有回应。其实她在做出决策之前,就已经有充分的把握,自己对前途已经充分做好了规划才做出的。最近的报道来看,“世界那么大”,成都却是她“看世界”的起点和终点,她已定居成都并在古镇开了客栈。“我想去看看”,数月间变作“我们去看看”,大理的一次相遇将顾少强与于夫牵手一起。从这点看顾少强做事情是有了充分规划之后才作出决策的。不是盲动,不是盲从,更不是愚蠢之举。 顾少强本来打算去成都会合,本来打算来成都定居,本来是寻求真爱而来,何以不在辞职信里说明白,而要说成“去看世界”呢?再次印证了她想引起众人的共鸣,再次证明了她的精明。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何以诱人呢?十字之中包含有洒脱。人各有其洒脱,潇洒其洒脱。在当今各种精神压力纷繁的情形下,我来过了,我体验过了,我快乐,我满足,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命理念。这样一种心态,其实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只是缺乏勇气说出去,恰好被那个心理女教师顾少强说出来了,自然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我们何时能够真正地不被人云也云,以讹传讹,一味跟风的习气传染呢?需要大家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追求生命本真的思维惯性,增强探求真理的思辨力,增强判别生命本真的能力。 顾少强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道出了憋在人们心中豪言壮语,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她的胆识和勇气,自然是可以大加赞许的。但是我们更应该赞许的是她的寻求真爱的勇气和决心,更应该称道的是她做事之前对事件发展的可能结果的把握能力。如果你没有她那种对事件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准确判断能力,那笔者奉劝你不要盲动。 不论你认为事件是在炒作,还是认为主人公有大智大勇。这其间蕴含的都是生命的本质要义,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清楚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好,如何使生命之花开得更艳。离开了这个简单的本质要义,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