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应对“软医闹”要有“硬实力”
如今,打砸医院、设灵堂等“硬医闹”因会受到处罚而渐渐变少,但持续“维权”、压床、长期“盘踞”医务处、网络散布流言等“软医闹”方式持续抬头。上月,四川一名主任医师因身心俱疲选择自杀,此前一位患者因不满治疗持续压床9个月,其间对这位医师及同事态度恶劣。专家因压力选择结束生命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医生称对这种“软医闹”感到寒心。医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强势伤医者,这种人往往有一定权力,平时就爱颐指气使。到了医院,什么?居然不第一个给我看病?怎么恢复过程这么长?脑子里的场景没有切换过来,还是一副老爷嘴脸,当特权思想落空时,体内邪火就乱窜,一个爆发就做出了伤害之举。对待这种人,该曝光曝光,该惩处惩处,不可选择性执法。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伤医者并非强者,反是弱者。他们可能是看病花光积蓄的老汉,可能是病魔缠身的小伙,总之是大家眼中的老实人。这类人在社会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平时性格上就有一定缺陷,容易产生错误的归因心理,把病痛的根源归于医生水平差或是不上心。一旦不善于疏导其不良情绪,突然把火撒在医生身上,就是悲剧。
在法制建设加速和打击治理有力的背景下,赤裸的“硬医闹”被柔性的“软医闹”取代是一种必然。这种取代,可以看成是一种表面上的收敛。但是,“软医闹”的实际危害却不一定小:与直接粗暴但多为一次性的“硬医闹”相比,打持久战的较为隐蔽的“软医闹”不仅治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多针对医院和医生的声誉“发炮”,最终让医院和医生心有忌惮又不厌其烦,最后难免还是花钱买个清静、干净。极端情形,就会像那位自杀医生一样,在外界压力下,选择不归路。当“硬医闹”改头换面,摇身一变为“软医闹”时,必须对这种新现象足够正视和警惕。首先,必须对“软医闹”的性质进行清晰判断。患者维权本来是正常权益,问题是,这种维权是否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如果在维权过程中充满着谎言和污蔑,充满着耍赖与威胁,那么这样的维权就走上了歧途,甚至违反了法律法规。因此,对于所谓的“软医闹”行为必须清晰界定:到底哪些行为属于正常维权,哪些行为属于无理无法之后的“医闹”。以“软医闹”的称谓概括维权行为不客观,以维权行为称呼“软医闹”也不理性。一种维权行为是否能被接受,关键在于事实是否站得住,法律是否被遵守。
其次,必须对“软医闹”的背景进行深刻分析。有人说,“软医闹”的产生与法制逐渐完善有关,与管理初见效果有关,与医院紧张自己的声誉有关,甚至与自媒体的发达有关。这些说法都对。但本质上,“软医闹”还是“医闹”,而“医闹”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化的依赖和敬畏还没有养成:面对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制度进行维权,他们或是不相信制度,或是不相信医院,而是觉得“医闹”是一种更有效的维权方式。归根结底,“医闹”产生的原因,在于处理医患纠纷的机制以及医院本身缺少公信力,制度与医院都还没有让患者产生真正信任感。
认清以上两个问题后,对于“软医闹”就要对症下药。一方面,强调规则的刚性。如果,所谓“软医闹”现象确实存在违法行为,那么,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就不能姑息,不能回避,不能投鼠忌器。医院可能担心打击会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会伴随着流言和谎言的传播,事实是,积极应对和坚决处理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形象,即便一些误解可能暂时产生,但随着信息的传播与真相的披露,医院的公信力会得到提升。相反,如果医院一味花钱消灾,觉得最好的危机公关就是“封口费”,则人们会养成对“软医闹”的依赖,以及对医院的惯性怀疑——没有问题,你着什么急?
另一方面,应该强调软实力的建设。制度要想被遵守和敬畏,制度必须细致、完善,制度的执行必须有力、公正,制度必须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保护,这几个方面决定着制度的人性化与软实力,只有制度让人敬畏也让人感受到,制度才能具有效力;同时,医院也必须体现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情怀与形象,不把赢利放在首位而是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每一位患者感觉到医院的温暖,感受到医院的仁术仁心。
在技术层面上制定应对“软医闹”的对策并不难,只要分清“软医闹”的类型,分门别类、对症下药,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积极应对和预防即可。但是,长远地看,应对“软医闹”离不开“软实力”建设:“软医闹”本来就是掐中医院声誉脆弱、公信力不强的软肋;“软医闹”的根本成因在于制度和医院没有让人产生信任感。只有有效提升软实力,让人们对医院有一种本能的信任,对制度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人们在遇见问题和纠纷时,才会想到制度,而不是各种“闹”。
另外;应对“软医闹”要有“硬实力”所有医院应实行治疗后收费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学北京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的合作医院实行治好病再收费。对有钱不交的向公众公开并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确实无钱交的减免。实行不收任何押金治好病再收费,是给医院和医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们怕病人治好了病不交费及怕治不好的病收不到钱而不敢实行治好病再收费,我认为;正是这种压力,医院和医生才有刻苦专研提高医术的动力。千方百计想办法用最便宜的药把病人的病治好,对于那些公认不好治愈的病可以实行见效后再收费。人是有良心的,病治好了病人是不会不给钱的。该院实行治好病再收费以来,从无发生医闹和病人病治好不给钱的现象。从中看;治好病再收费是无形中的“硬实力”。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