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52|评论: 0

[交流共享] 【荐文】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 (文化传播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



来源:文化传播网

     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戏曲出现衰退现象,戏曲团体萎缩,戏曲走近低谷,究其根源就是失去了观众。这里有客观原因,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戏曲没有创作出更多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戏曲创作与时代脱节了,就会失去了戏曲赖以生存的基础——观众。


     戏曲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

     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演出必须明确一点: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或反映的是观众不关心的事,那么即使编剧的写作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无动于衷的。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曾有过教训。如昆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戏后,离百姓生活愈来愈远,渐渐脱离了群众,最后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


     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戏曲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有些戏曲团体为了参加会演获奖,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排练会演节目,舞台美术没有遵循戏曲艺术的创作原则,一味地追求大制作,追求豪华,动辄花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获了奖,似乎很风光,却忽视了观众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忽视了观众的需求。观众不肯看这样的戏,其结果是会演之后就偃旗息鼓,将好不容易排出来的戏束之高阁。这种做法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断送戏曲的前程,这种只为会演而排戏的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戏曲是千百年来在劳动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艺术,它是为观众而存在的,戏曲演出依赖着观众,戏曲创作在观众共同参与下最终完成。我们要以观众的需求作为戏曲艺术创作演出的出发点,只有这样做,戏曲艺术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link (3).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