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网店,是新常态。
据万达王建林的数据,俺记不住,说个大概。俺觉得他的数据还是可靠的,但至少嘛,比统计局强一百倍是有的吧。
比如一年社会消费总额7万亿,抛开垄断企业(比如电信、石油等)的留给其它的也就5万亿。如果网店的销售额到了1万亿,那全国的实体店可能就大面积的亏损。因为别光看还有4万亿的销售额,但是实体店可能前4万亿是保本,就差这一万亿的销售额才能赚钱呢……呵呵,1万亿可能就是稻草。所以万达拼命压缩门店。
更要了命的是培育了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而这部份人恰恰是当前和未来的消费主流。实体店难作不是当前,而是常态。
二、经常周期。
目前经济形势比08年更甚,现实的不稳定及悲观预期导致大家捂紧钱袋。08年是急症,4万亿猛药治愈就也好了,而现在是慢性病,死不了也冶不好,拖到啥时候谁也不知道,现在就是下猛药可能也是回光返照,死得更快。是传说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吗? 懂的人给说说呗。
三、主力消费人群的减少。
不说都知道,年轻人越来越少呗。(以下都发过N回帖了,不看也罢)
年轻人少的解决之道:
(一)留住年青人。
梦。不管如何忽悠,川东北交通次中心、中等城市等等……。没用,解决就业是关键。有就业的渠道吗?有,招商引资。谁都知道招商引资,就看谁有优势了。优势有吗? 无。所以解决就业无从谈起。东北人比谁都能忽悠,多年后才发现别人没忽悠着,自己倒信了。
(二)中老年人的回流。
必须要建立与之几十年城市生活想适应的软硬环境。建好了吗?没有。一样的三天两头停水停电、一样的下乡坐中巴车都要在城里转好几圈才出城、一样的噪音扰民、一样的乱穿马路、一样的没排队意识。留得住回流人口吗? 我看够呛。
(三)多生孩子。
我看行,但是庞大的国家机关——计生委岂不是要下岗分流?一会计划一会放开生,道德风险谁来负?这些都不关咱们啥事,关键是谁敢开这个口子,食肉者敢站出来负这个责吗?
盼着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