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在进入2004年后,房价大幅上涨,市场持续升温以至膨胀。在全国楼市普遍过热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整及政策的进一步规范,都大大提高了开发的门槛。在此背景下,“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7090政策”横空出世,令许多业内人士至今印象深刻。
2004年,现任四川中原地产顾问事业部总经理赵忻刚进入地产代理行业,作为一名“新人”,赵忻经历了成都房地产市场逐渐向新向高发展的阶段,从跑二手单、徒步走完龙泉城区在售的每一个项目到现在作为顾问事业部负责人,带领团队在成都代理行业“冲刺”。在接受房观察《年代访——我们这个行业的心灵史》专访时,赵忻表示,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让人印象深刻,服务过的每一个项目都让他得到成长,而成都房地产在这十年间,发展平稳且高效。
房观察:2004年,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
赵忻:那时候我刚入行,2004年的成都市场属于一个向新向高发展的状态,应该是成都房地产市场起步的阶段。那时主城区的房地产,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及整个二环外的区域。部分郊区有一些萌芽,如温江、双流、新都、龙泉。
2004年,外来开发商正处于拿地的阶段。本土企业,比如那时最为活跃的置信,当时推出了很多的项目和产品,不仅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很多产品的形态、功能、户型设计的一些概念,到现在还在沿用。
房观察:2004年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国八条”、“国六条”、“7090”,这些政策对当时的市场有什么影响?
赵忻:我个人感觉而言,这些政策的出台更多是属于调整、控制,甚至优化,在这样一些政策的刺激下,才演变出更多更新的产品。
成都经历了三次大的起伏,比较明显的是2008年,早期限制性的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对当时的市场成交跟供应产生影响。就价格方面来说,从2000年一直到现在一直是处于起伏的阶段。
房观察:当时您是什么样的状态?
赵忻:我一入行是跑一些二手单,等到正式进入房地产公司之后,我便从市场策划开始做起,可以说我是在策划这条线上做到现在,接触最多的是从拿土地到项目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划。
2006年,我当时是市场主任,正好在操作龙泉的两个项目。因为才入行半年,我曾用一天的时间徒步把整个龙泉城区在售的项目走了一遍,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大学毕业到实习,再到从事目前这份工作,这种艰辛是每个阶段的工作者都能体会的。
房观察:这十年间,成都房地产市场给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赵忻:像我们代理机构,经历的项目不同,感触也是不同。因为项目的切入端不一样,有的可能是从土地端就开始介入,或是从客户调研到产品定位,再到整个项目的推盘,到销售,再到最后接盘;也有可能是在销售过程中半路切入进去。每个项目有每个项目的故事,就我个人现在全盘也操作过十多个项目,每年都有记忆比较深刻的。
房观察: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赵忻:我记得当时是在做东郡的项目,那是我入行做的第一个项目。为了保证园林的品质,东郡专门从广东请来工人。这个项目体量很大,它的园林在龙泉区域做得比较出色。
去年我们炒作中信城,这个项目让我感觉到团队的凝聚力。为了让这个楼盘卖得更好,我们团队内部设置了两条线在PK。华府这个片区从土地端来说这是热点,但是从销售端来说就谈不上是热的板块,甚至还要面临大源、华阳、南湖板块,它面临的营销压力很大。但最后项目的销售成绩非常不错,这也是团队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房观察:您怎么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成都房地产十年发展,请用一些关键词来概括。
赵忻: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记忆,对于成都而言,我觉得目前成都房地产市场是城市发展节点和房地产发展结果的体现。这两年,成都乃至全国陆续出了一些政策,市场正处于一个调整的时期。
从入行到现在,我一步一步走过来,所有从事房地产的行业人士,包括开发商、代理公司、媒体,都在为这个行业添砖加瓦。成都房地产十年发展,平稳、高效、高速。
房观察
http://www.fangguan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