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国人影像(2)
古玩商 古玩商摆出了各式各样的老磁器,以及各种器物。对所有这些东西他们都漫天要价。 *
明孝陵 南京的明孝陵时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陵寝。这些中国雕塑的古代样本,虽然远比不上同时代欧洲艺术的产物,却从整体上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观念。 *
街头小贩 在中国,一些小摊贩穷到根本不敢去奢望拥有一个体面的店铺,只是在大路上找一块地方,或是走街串巷地做买卖。 *
“马快” 这位老先生是一名“马快”,他在地方当局的衙署里当差,负责侦缉罪犯。据说,他对他管辖区域内的盗贼们了如指掌,人称“贼王”。有一次我向当地一个侦探求助希望找回一些丢失的物品时,他马上回答说自己应该认识那个贼,但如果想要要回东西他可以打包票,只不过前提是需要我付给他相当于那东西价值的四分之三作为报酬。 *
乞丐 在中国各地都有大群的职业乞丐,大城市里更是多如牛毛,他们行乞的方式也不拘一格。没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济贫系统,唯一用于平衡这一制度缺陷的办法,就是准许乞丐们公开行乞,并将他们交由一个负责任的头领进行管理。照片中就是一个乞丐头子跟手下训话的情景 *
轿子 轿子是中国最有用的装置之一。官员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都有自己的私人轿子。过去对轿子的使用有很严格的规定,普通的小老百姓和外国人是不可以做轿的。 *
天津 望海楼教堂的残迹。修女们去年在这里遭到屠杀,只剩下光秃秃的墙壁 *
中国人住宅 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在这种保护隐私和家庭锁闭的思想的指导下建造起来的。这个房子是约翰·汤姆逊的朋友,他的儿子以及他家中众多的女士和小孩。他对西洋机械的热爱使得他在一个院子里建造里一台蒸汽泵。 *
活人墓 这一座小塔建在北京郊外一座寺院的大门外,这座塔里罩着一个活着的佛教信徒,他只能通过四面小窗与外界交流。他已经关在里面几个月了,有必要的话他打算再这样关上几年,直到集齐足够的善款用来修复后面破败的寺院。他唯一的工作好像是通过一根从塔前面的小窗里伸出来的绳子定时敲一下钟。 *
拉洋片 拉洋片是很受大众欢迎的一种表演。它的前面有一组镜片,通过这些镜片,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西洋图画与中国故事画一样受欢迎。表演者会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场景进行讲解,同时通过一组绳子熟练地控制画片的卷动。有些拉洋片的题材十分下流粗俗。 *
中国的医生 这个人是一个游医,专治手足病,他为顾客挑鸡眼和修剪脚指甲;旁边还有一个等候的顾客,正趴在一扇破窗子上静静地吸着烟。 *
满族婚礼 满族人可能比汉族更接近西方国家对女性美的要求,她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她们的脚可以自由生长。 *
守夜人,北京 照片里是一个年老的旗人,他在族里地位很低,现在的工作是在法国旅馆的大门外守夜。虽然政府发给他工资,另外还有一份足够养活他自己的津贴,但是这些钱通过官方渠道发到他手里的时候,就只剩下每月大约六先令,外加每年一张羊皮。 *
枷刑 枷刑是一种较轻的惩罚方式,用于小偷小摸这类不严重的罪行。罪犯的罪名,连同他的姓名和籍贯都用大字书写,贴在枷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