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刹“酒宴风”,最好的办法不是给基层民众横加约束,而应该明确公职人员的引导责任。上行下效,见贤思齐,比外强中干的凶巴巴态度要有效的多。一样的酒宴,不一样的主办方,味道与效果显然会迥异。民间的“酒宴风”是个民俗之弊的问题,而官场的“酒宴风”则沦为权力赎买的温情交易地。厘清性质,才能精准作为。事实上,近年来,重庆、广东、浙江、湖南等有关婚丧喜庆的新规,基本都盯着官员层面,也没有把禁令的威严无限扩大到民众生活领域。
还有什么理由为通江的违法乱作为找借口遮羞吗?
不是说提倡少办酒席或者尽量补办酒席有错,也不是说啥事都办酒席就好。问题在于提倡、引导与行政手段限制是有区别的,政府发文禁止干部办酒席有理有据,但政府发文禁止老百姓办酒席就于法无据。通江的这个政府作为就同于狗咬老鼠,不是说老鼠不该打,更不是说支持或者保护老鼠,而是说的狗不该咬老鼠,应该看家守门,咬老鼠是猫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