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民生杂谈] 关于指导杀酒风的一点个人意见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8-5 13:26
我个人认为要规定几年可以办一次,不应管別人办咋

发表于 2015-8-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政府点赞!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8-5 15:32
不通过调查实践,不实地走访了解县情的记者评论员很适合“砖家”这个称谓,我觉得政府的文件无论违法与否,首先我们要先肯定它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而不能马上就根据什么法律条文去否定它,法律条文也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制定出来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通江也还在摸索中前进,一出文就招来各样的二噴子砖家的否定,实在不应该

发表于 2015-8-5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江的各种酒已经泛滥成灾、政府出台的规定有强大的民意基础,虽然说从行政上干预没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但是作为指导意见,以‘ 村规民约’为基础,政府工作人员带头宣传、以身作则、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是可以扭转这种局面的。

为政府敢于为民众呼声发声点赞!

发表于 2015-8-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嘴快舌 发表于 2015-8-4 17:42
但凡开馆子的都反对,想不义之财的人也反对,素质低的人反对。

你说对了。凡事应该按照客观标准评议,不应该站在自己个人得失看待。

发表于 2015-8-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四川通江县公布了一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除了对公职人员办酒席进行规范外,还规定农村和城镇居民只允许操办婚嫁酒、丧事酒和寿酒等三类酒席。消息一出,引来网友热议。(澎湃新闻 8月5日)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里自办宴席的规模、频次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据《扬州晚报》报道说,食物中毒一半都在“农村家宴”。 食物中毒多因卫生条件差所引起。当前,农村自办家宴存在着民间厨师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意识,原料采购卫生把关不严,操作不规范、菜肴卫生质量较差,餐饮具不消毒、个人卫生差等问题。农村操办宴席按照有关程序向有关部门申报,目的是为了相关卫生专业人员能够对其予以卫生指导,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其初衷本是好的,但是,却因操作方式不当引来了群众的怨言。笔者认为,酒席新规虽赢了面子,但却输了民心。

众所周知,在家里自办宴席在农村由来已久,为结婚、为祝寿而置办酒席,并接受亲友的祝福,如今已成为大家都认可的一种交往方式,能够表现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友之间相互关心。然而,四川省通江县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以文件的形式强力约束群众办酒席,引来了群众的怨声载道,未免有些霸道总裁的范儿,让人实在不敢苟同。

因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能违传统,推进民风建设不能靠强制。也许有人会说,支持也罢反对也罢,反正新规的出台是建立在当地的具体县情上,是为了为有效制止农村巧立名目乱办滥办酒席的不正之风,是为了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农村党风、政风、民风建设。但结果却引来了老百姓的怨声载道,说明这条新规忽略了民意,还需要拿出契合老百姓内心诉求的方案,需把握好尺度。之前新闻也报道过,某些地方在土地拆迁时,采取强制手段,就曾引发过群体性上访事件,离间了党和人民,损害了政府形象。事实证明,强制手段虽能起一时之功,却往往最终得不偿失。

酒席新规明面上是为了老百姓谋福祉,是为了约束社会风气,但是却引来了群众的怨言,事实上却输了民心。要想既有面子又得民心,还需要相关部门再找更为合适的方法,掌握好尺度,有序推进,引导老百姓倡导新风。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8-6 20:02
路过

发表于 2015-8-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级的初衷是领导干部严禁办酒席,后来发文,干脆叫国家公职人员不能办酒席,一般的公职人员都是虾米,礼尚往来,何来敛财之说,希望上级出台文件,多调查研究,征求民意。

发表于 2015-8-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牛人 发表于 2015-8-7 16:34
上级的初衷是领导干部严禁办酒席,后来发文,干脆叫国家公职人员不能办酒席,一般的公职人员都是虾米,礼尚 ...

不征求民意,在办公室想当然,出台文件,岂不贻笑大方,值得三思啊

发表于 2015-8-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lol如果办一次酒席就会亏上几千上万元,看谁还想年年办,想方设法办,呵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