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篇《泪》,无论谁写的,凉山的困境是不争得现实。这文章不敢给父母看.
几年前给父亲看一票凉山外出彝族童工报道,父亲黯然沉默好久,叹口气说了句“也许当年这么建设有些问题”,当时一直不理解。
父亲是56十年代到昭觉(原凉山州府)的第二批大学生,第一批应该是50年进山的部队和政工干部,他们那一辈花了近三十年建设凉山,从无到有,如果看到凉山今天,他们会更心痛。。
50年过去了,凉山的发展反而问题层出不穷。谁能说清楚。现在慢慢能理解父亲的那句“当年就不应该这么建设凉山”
我小时候亲眼见到彝族扛着开国领导画像走在国庆游行队伍前面,县电影院门前的公告栏贴满了翻身农奴对北京向往的喜悦画面。还有就是对对黑彝奴隶主,对家支,对奴隶制度抨击的教育文章、漫画。 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带有共产主义理想色彩的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上千年的社会次序在这个时候被打翻了,他们开始接受新的次序。新的阶级划分标准,其实大多数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该听谁的,该干什么。
父辈们在热情高涨的建设凉山经济和次序的同时,也无意间打破了凉山旧的次序和信仰。这恐怕就是父亲说的“也许当年不应该这么建设凉山”
改革开放,全社会的发展时代,论GDP时代,但对西部,尤其是凉山这样经济落后的山区,没有人口红利,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基础建设,甚至没有更好的资源开发利用,贫瘠,阻塞的凉山越发显得无足轻重,凉山被社会抛弃是必然。。
进入21世纪,生活的窘迫,强烈的社会的反差和对贫困的无可奈何,让民族文化和道德约束力瞬间瓦解,再多的援助,再多的NGO的都无济于事,反而让贫困成了习惯。
“凉山不是发展的太慢了,而是事与愿违的太快了!!!!”
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上千年形成的文化、习俗、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凉山问题,不是,毒品,交通,教育,扶持。。。。。是社会发展与传统文明的种种不适应。
这也许是现在要实事求是面对的问题。这个过程也许会很长,也许会短,
给凉山,一些时间去修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