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9|评论: 1

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size=+0]倪洋军 2015-08-06 08:45:17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对广大人民群众饱含深情,充满热情。但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患上了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比如,有的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和群众坐不到一条板凳上;有的不关心民情民苦;有的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人无信不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能够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根本保障。干部患上“冷漠病”,源于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很多领导干部走向腐败,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实质上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比如,有的信仰迷茫,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中国信西方;有的党性淡化,在党不言党,对党不忠诚,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决定;有的修身不严,不修马列主义、品行操守,却潜心研究“官场秘笈”、“麻衣相法”等歪门邪道;有的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领导服务、为人民币服务。因此,要想让党员领导干部对群众有热情、不冷漠,首先要强化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党的宗旨观念教育和公仆意识培养,使党的群众路线根植于脑、内化于心,始终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按理来说,作为人民公仆,必须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做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想多做事,不愿多问事,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风漂浮、干事懒散,人浮于事、无所事事,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在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下,难以保证能够将全部身心倾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事上,更不用说能够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了。对工作不敬业、对事业不担当,必然会患上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因此,要想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必须从转变干部作风,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等方面着力,从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从严从实,是做事为官的底线和原则,也是对待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遵循。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肃认真地做好。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敢于担当、勤政务实、严谨细致。而反观时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特别是在对待群众问题上,大而化之、简单应付,对民情民苦不上心、不热心、不用心,总认为民生工作就那么回事,没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即便做了,也习惯于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面子事业,甚至有的干部还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与民争利、与民为敌。这样做,不仅背离了“三严三实”的要求,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践踏了群众的感情,“冷漠病”便会乘虚而入。为此,必须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和激发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进而祛除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待群众上的“冷漠病”,也不是偶然患上的。祛除起来,也往往难以一针见效。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以“三严三实”作为一面镜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将人民群众当作父母亲人,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将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巩固执政基础,提升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8-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人如何看中国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知道中国人实际上比印度人要艰难得多、辛苦得多。
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像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得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度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得多。
二、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像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为由像赶鸭子一样到处赶。
三、印度没有打砸摊主的城管
在印度,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得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四、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得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
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办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中国人民享受不到实惠
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村官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很大一部分。
这种情况印度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
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
六、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
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
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导,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七、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
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中国就不一样了,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媒体报导,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得多。
八、印度没有中国那么多烂尾楼
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有多少资金耗在烂尾楼里,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结果,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九、印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公费医疗”也称免费医疗,指国家对公民提供一种福利,代为支付医疗费用。发达欧洲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丹麦,都是全民免费医疗,一切费用国家全包。
美国、日本等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对于退休老人、穷人,则是免费医疗。牛逼如俄罗斯,只要是在俄国土地上的人,无论本国人外国人,一概免费医疗。
再看第三世界穷国家,印度人口大国,竟然也敢施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古巴、巴西和智利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健制度,全民普及基本卫生服务,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可是号称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到现在免费医疗还是个梦想。
十、印度的国际生存环境好
由于政权的性质,中国很有可能因为一场战争,被国际势力打压下去。而印度作为民主国家,与主要强国关系友好,也不存在武器禁运,所以印度的发展空间比中国好得多。
(有删节)



来源于 网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