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经济”催生的恶俗网络营销
最近的话题焦点几乎全被“地铁”两个字占尽。“地铁掀衣门”、“地铁摸胸哥”、“地铁撕衣大战”……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大有连绵不绝梅开二度之势。 “公众场合”、“性”、“肉体”,当这些触动人类原始欲望的字眼被一个事件组合到了一起时,无疑会让人血脉贲张,产生强烈的窥探欲。这也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利益,一边无节操地营销炒作一边流着哈喇子大把大把地数钱。 联想到去年的“上海地铁脱衣事件”,相似的话题和效应,唯一不同的是后者是一次吸引人眼球无下限的人为策划,目的——推销某洗涤公司。 在两个妙龄女脱的只剩内衣之后,视频中一名身着广告衫的男子为脱衣女郎递上衣物,男子的广告衫让人知晓这又是一个恶俗广告炒作。 这家清洁公司广告营销真可谓是创意,效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关注度是肯定有了,凤凰网,大众网,前瞻网,新浪网,和讯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个新闻。脱衣时间是在25日发生的,截止9月26日下午5点,用“上海地铁两妙龄女当众脱衣”在百度中搜索,就有超过2万篇网页。清洗公司仅花了不到5000元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关注度,比简单的传统广告强多了。
“上海地铁妙龄女当众脱衣”是如何策划出来的? 第一步,得有料 什么是料?那就是稀缺的、不常见的能吸引大众眼球的,比如人类的原始欲望、神秘感、罪恶、权力相关。美女脱衣,还在地铁上。对男人是欲望,对公德来所是罪恶,对没看这条新闻的人来说是神秘。 第二步,需引爆 角度正好拍摄到某某洗涤公司的工衣背景。他“偶然”的拍到了这个事情,又“偶然”的传上了网络,再“偶然”的被一部分人转播,然后必然的爆发起来。 第三步,风险管理 事件营销和其他的广告相比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因为短时间内快速爆发的关注度,导致不可控的风险十分严重,稍不留神就会给企业品牌带来伤害留下恶俗的形象。 虽然清洗公司招聘妙龄女地铁脱衣为其拍摄洗衣液广告引致骂声一遍,但这种印象也透露出了广告主新的变化。 如果这则广告是在更加开放的西方地铁上播出,则未必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啪啪啪”背后的“借势营销” 同样是“眼球营销”,“优衣库”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可谓“更上一层楼”,手法也更加高明且无耻。 2015年7月15日凌晨,几乎同时在网页,微信,微博,引爆了一场优衣库试衣间的事件。在营销学上来讲,蔓延速度2个小时破亿,其价值相当于给优衣库做了一个单日投放花费2000万的免费广告。这次的营销精准抓住了时间,关键词,以及瞬间多点爆发的幕后支持。优衣库、试衣间甚至三里屯都将被传播视频的受众们记住,而这些视频传播这恰好是优衣库定位的客户群体:年轻的男女。看不雅视频的人和优衣库客户群高度重合,这就是客户导向的营销题材选取巧妙之处。 目前已经有所谓的“观光团”等待去三里屯的优衣库试衣间一探究竟。各大品牌跟风炒作,其中不乏优衣库的强力竞争对手,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店在淘宝上肆无忌惮的放出艳照,卖女主角同款鞋子,男主角同款眼镜等等。
做事件策划最重要的一定要坚持原则,求真务实,恶俗的广告虽然成功,但永远受人唾弃。 更多营销哲学请加V:yxlmtl,“众联互动”MBA专业智囊团,带你装逼带你飞。定期分享热点案例、免费教程,让你成为营销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