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25|评论: 41

五·一劳动节前夕 中央各大媒体在成都聚焦南江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清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4-29 01:15 | |阅读模式

4月28日,南江县光雾山养护站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产党员杨清柏在省委接受了中央、省级各大媒体记者对他的先进事迹的采访。

一件亲身经历的往事:

杨清柏,我在几年前就认识了他,那时候冬天经常到陈家山拍摄雪景,吃住都在他家,由于道班所处位置在高海拔的地方,经常刮着大风,记得03年的1月份为了拍摄雪景留宿在他家,半夜突然刮起的狂风将我们寝室的窗户都吹掉了,冷飕飕的狂风开始肆虐着陈家山的一切,恐怖的风哨声听起来毛骨悚然,睡在被窝的我们都被狂风吹进来的雪所覆盖,突然他的手机响起,风大,听不见话筒里说什么,最后只是听到杨清柏说他马上就去。等我迷迷糊糊睡到天亮,被窝里除了自己,就是被盖上厚厚的一层雪。下楼一打听,才知道昨天夜里一辆货车在离道班3公理的地方由于路上结冰侧滑掉沟,他还在出事现场施救。。。。

 

曾经拍摄的两张照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0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1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1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0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0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0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19 |

媒体在省上采访杨清柏一行花絮: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19 |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1:23 |

用责任书写忠诚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江县光雾山养护站长共产党员杨清柏

 

在巴山深处的南江,有一名道班班长杨清柏,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他默默无闻地同人们一道养护着出川路(二南路)。“我愿做一粒石子,默默地铺在道路上,承载来往奔驰的车轮,碾碎自己,当好富民铺路石。”这就是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十几年来在条件差、琐事多的省道101线上上默默奉献的南江县光雾山养护站长、共产党员杨清柏的人生写照。

一颗石,只为公路畅洁美

19804月,杨清柏顶班参工,接过父亲的养护接力棒,分配在南江红顶道班,临别时,父亲深深对他说:“在工作上扎扎实实干,老老实实的做人”,并送给他一把铁铲,一本《为人民服务》的书,在养护工作中,他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所养路段离县城最远、最难,每天步行12公里,他起早、摸黑,每天清沟、填坑,自备养护材料,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山泉,工作一天,腰酸腿痛,从不叫声苦和累,在养护岗位上,不懂就问,所养路段平整,水沟畅通,成为该班养护最好的路,班长李安易见杨清柏对养护事业热爱执著,说他像头牛,干起工作有一股冲劲。

19857,杨清柏主动申请到新设立的陈家山道班工作。陈家山是巴中市最高的一座山,海拔1800,气候恶劣,天气变化无穷,山高路险、坡陡弯急,人称“鬼门关”。陈家山道班驻守在山口上,管养山顶两边11公里路段,南来北往进陕西、入四川的车辆川流不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杨清柏一干就是24年。

19867月,一场大雨后,山崖垮塌,泥石流铺满所养路段,公路断道,前后堵车70余辆,他带领全班人员和民工及时清除坍方,当时家中来信“妻子生小孩,盼急回”,可他怎么也放不下手上的工作,经过11个小时的奋战,疏通了道路,车通了,他才带着一身泥土和疲惫赶回家尽一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1987623洪期,山崖突然垮塌、泥土坍方达140方,公路断道,18辆车被困,杨清柏马上组织道工带上工具奔赴现场,清坍方,修复便道。抢修中,崖上掉下一个碗口大的石头砸在杨清柏的安全帽上,一时血流满脸,当场昏倒在地,同事们把他送到魏家坝林场医院,在伤口处缝了21针,等苏醒过来时他叫身边的道工不要陪他,赶快回去抢修便道,并再三嘱托注意安全。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便道通了,而杨清柏的额头却永远留下了一道伤疤。

1989321下午4点,光雾山气温突降,天空一片漆黑,天上下着大雨,在千人皮沟处,泥石流堆积公路达40余方,道路中断,他知道后,迅速带领职工赶奔现场,突击抢通,当时风大、雨大、雾大,气温降到零下13度,道工头发都结冰,他们全然不顾,大家争分夺秒抢修便道,石头把手粘在一起,揪心的痛,手被磨出鲜血,他们包扎后继续干,经过4个小时修复一条便道通车,而大家成了一个冰人。由于雾大,为确保被阻车辆安全通过,杨清柏站在路中间当路标,指挥、引导过往车辆,手被冻得绯红,他不顾一切,硬是坚持到最后一辆车安全通过。

杨清柏熟悉所养路段上的每一寸地方,哪里是危崖,哪里地段经常出车祸,哪里的地冰和雪什么时间消融,哪里需设警示标牌,他都深深记录在脑海里,为确保所养路段畅通。他总是孜孜不倦的想在前,干在前,就向一台不停转动的发动机,不辞劳苦地支撑起公路的通行能力。他为此累出了腰病、肾病,双手完全变形,掌上的老茧脱了一层又一层。

24年来,杨清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一颗铺路石的精神,带领全班人员一道改善路基、加宽路段6处,总长546,垒砌堡坎19283,土石方超过750立方米,栽植行道树3万多株,每年清除坍方600多立方米,累计为国家节约资金20多万元,道班各项生产任务年年达标,管辖路段连续20年保持全良路,确保所养路段公路畅、洁、绿、美。

一张告示,誉为山中镇山碑

杨清柏有着大山一般的骨气,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单位几次调他下山,都被他谢绝了。他说,光雾山是省道成(都)南(郑)路最难养的一段,且突如其来的难事最多,我在这里有经验,就在这里多干几年。20022月,收费路桥管理所党支部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他在班务会上讲,人家说车行光雾山是过“鬼门关”,遇天灾人祸,提心吊胆,我们偏要叫它变成“放心山”“壮胆路”。200256,在没有人指示,没有人安排,他跑进县城自费制作了一块2.5×1.8的双面夜光大铁牌,竖在光雾山道班门口处,牌子上赫然显示:“过往司乘旅客,有困难请找共产党员杨清柏。”他说到做到,不分熟人生人,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不收分文,始终如一,为过往司乘、旅客排忧解难,经常为司机换轮胎,上链条,为旅客让床位,抢险、救难,不分白天黑夜,谁叫谁到,而该班便成抢救站、供应站、食堂旅馆,他和同事成了抢救员,服务员、炊事员、勤杂员,甚至路标引导员。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为过往司乘排忧解难惠及全班职工,数不清的司机,旅客感受到了杨清柏告示牌的“灵验”,把它称作“镇山牌”,还有许多人在牌子前或道班门口燃放鞭炮谢恩。杨清柏却说:“那些鞭炮是放给党组织的,放给工人阶级的,我只尽了一个党员、一名养路工人、一个交通人的职责。”在全市养路工人中。树起了一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旗帜。

2001年春运期间的一个深夜,一辆陕西大客车抛锚于离道班1公里处,车上28名旅客饥寒交迫,司机想起道班门口的告示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赶到道班求援,杨清柏热情接待,一边安排人员为他们生火做饭,一边安排修车抢险。待旅客吃完饭,车也修好了,28名旅客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200112月,一辆牌号川Y02461巴中驶往汉中的班车,途经二南路517公里+400处翻于崖下,杨清柏得知后,带领2名职工赶奔出事地点,参与抢救,一道将伤员送往距此几十公里外的上两医院。2003年春运期间,一辆甘肃张谢的东风车坏在离道班2公里处,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司机怎么修都修不好,加之又冷又饿,急得直跳,这时突然想起道班门口立的那块告示牌,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找到了杨清柏,杨清柏立即安排道工给他煮面,自己骑上摩托车往返14公里到魏家坝找来修理工,又将司机拉到修车处,司机看他跑前跑后心里很不过意,给他100元钱作为辛苦费,他谢收了,并说:“为过往司乘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20034月,南江县林业局的车送树苗到铁炉坝,因冰雪,路面结冻,一辆货车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滑到沟里,挡住了前后车辆的道路,阻断了交通,情急之下,司机想起道班门口立的那块告示牌,走了2.6公里路来到道班求援,杨清柏二话没说,带上2名道工一起将车上10万株树苗一捆一捆地转运,司机掏出200元钱作为辛苦费,杨清柏谢绝了,并说:“这是小事不算什么。”

2003117凌晨3点钟,光雾山突降大雪达30公分厚,雪大雾大,能见度不足5m,数辆进出川陕的汽车在此抛锚、滑沟,公路被阻,200余辆车、400余司乘被困,杨清柏知道情况后,立即带上4位道工火速赶到现场,当时风雪交加,气温零下10多度,杨清柏忙前忙后,和道工们一起用千斤顶把车顶起,用石块把滑坡填起来,连拉带推把一辆辆滑进沟的车推上公路。经过8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道路疏通了,车辆安全通行了,司机们纷纷激动地说:“谢谢您们,马路天使!”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20年来,他义务为民服务从未间断,生人熟人一个样,川内川外不分家,有求必应来帮助,20年间,助人为乐,为过往司乘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

危急关头,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200813月,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南江,光雾山路段积雪达1.5,山下生活物资运不上去,山上养护人员难以下山,眼看全站生活将无法保障,所领导和杨清柏都心急如焚,万般无奈之下,他带领两名抢险队员拄着竹棍探路,爬行10余公里终与送生活物资的会合。在冰雪封冻期间,他同所领导一道带领30名管理所抢险队员和4名养护人员铺撒防滑沙、工业盐、垫稻草、铲积雪,爬冰卧雪,安全护送旅客2万余人次、车辆8300余车次。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30分钟,杨清柏同志置家庭房屋严重受损于不顾,顶着纷飞的高岩落石,冒着生命危险查道路损坏情况,并主动请缨参加抗震抢险队投入公路抢险,连续奋战30余天,抢通断道3处,清除塌方5000m3,保证了公路安全。

9.13”特大交通事故发生时,杨清柏正在该路段巡查,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事故情况报告有关部门,协助公安、交警和所抢险队员保护现场。在县委、县府的统一安排下,与27名抢险队员连续工作8个多小时,直到深夜0点,赤手运送遇难者遗体51具,此时的他和抢险队员已是汗水、血水、雾水、泪水湿透衣衫,围观群众和死难者亲属都纷纷握着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了消防员同志,有难还得靠你们!”虽然他们有些茫然,但又感到了一些欣慰,杨清柏笑笑说:“这是我们养路工人应该做的!”这些幕后的真正英雄,只因为都有一身橘黄。

一个小家,拓展创收增效益

陈家山条件艰苦,木棒撑起牛毡棚,树枝铺就大地床,5个男人挤一起,三石架起一口锅,吃的是盐水面,豆辨下饭,一年四季难吃鲜肉鲜菜,道班在高山上,又向在半空中,周围没农户,职工生活枯燥,买米、买菜、买肉要到30公里以外的上两镇,往往豆腐变成了肉价钱,杨清柏想不通。他不懂太多的深奥东西,就坚持一条:“让职工把日子过得好才是硬道理”。于是,他挖空心思做了五件事:一是种蔬菜。1988年起,杨清柏动员全班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在道班房前屋后开荒地1.2亩种菜,但因土质和气候制约,种啥不出啥,让他伤心透顶。他就请来农技员指导,因地制宜,搞地膜栽培法获得成功,保持了道班蔬菜四季自足。二是养畜禽。1990年起,他就地取材,挖山洞,搭木棚,建起圈舍,饲养猪、羊、鸡等畜禽,没有让国家补贴一分钱,年年把职工的生活办得红红火火,经常路过的陕北司机说,老杨工资在光雾山搞了个“南泥湾”。三是整水源。陈家山半年缺水,冬春冰冻三尺,职工因找水担水而摔伤的事情屡次发生。1992年,他请专家进山找水源,在后山弯建了三口水窖,用塑料管深埋,引水进了道班,吃水不再难。四是安电话。1998年,他把班上5个人的工作用4个人分担,腾出1人进山采药、搞山货加工和贩运,筹集经费3500元,安装了远程调频无线电话,且实行了司乘旅客因交通事故抢险、报警拨打免费服务制。五是开餐馆。20019月,他调整班上房舍,带头入股,办起了“云雾餐馆”,既解决过往司乘人员吃饭的问题,又为班里创造了收益。他把创收的钱一半用于添置道班生产用具上,另一半交给班上的职工,近三年人平得到了4000元以上的收益。班里职工说:“杨班长处处为我们着想,做事挑重担,拿奖占零头,不管什么事,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做到了养护与创收双丰收”。94年该班被巴中市公路局授予“同乐式道班”,95年被交通厅公路局授予“同乐式道班”。

一面党旗,坚定高山养路情

199512月,杨清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中,杨清柏用红纸做了一面小党旗放在床前桌子上,为地是每天起床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党旗。杨清柏说:“党员就要象一个党员的样子”。他就是这样:党旗在他心中时刻飘扬,共产党员的形象在他身上时刻保持,当代工人的精神风貌在他身上时刻体现,以车为本,确保畅通的旗帜在他手中迎风招展。当笔者问他,你能在高山坚持20年的养路,你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他笑着说:“是这面党旗给了我的精神支柱。”他的这种精神党和人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211月,县委组织部,党建办摄制专题片“陈家山上的一面小党旗”在巴中、南江电视台播放,20033月,杨清柏当选为南江县党代表,成为巴中市当上党代表的第一个养路工。200311月,省委组织部把他的事迹摄制成专题片《陈家山上党旗飘》,在四川电视台播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4年来,杨清柏先后52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1998年至2003年,分别被巴中市委、市交通局、公路局,南江县委、县交通局等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20012月,被市政府评为“十佳养路工”,200211月,被四川省委授予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岗”称号,200310月,被巴中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20044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这句质朴而富有哲理的话语,也正是杨清柏同志在24年里用责任书写忠诚的集中体现。   

发表于 2009-4-29 01:30 |

身边的模范,更应该学习

发表于 2009-4-29 01:45 |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尊敬!!!

发表于 2009-4-29 11:23 |

向劳模学习啊!

发表于 2009-4-29 08:40 |
向劳模学习!

发表于 2009-4-29 07:35 |
支持一个。

发表于 2009-4-29 08:59 |
[em03][em03][em03]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4-29 09:53 |

    又为南江人民争了光!战斗在基层的一线人员,有着太多的不平凡和感动,应该去报道!!

发表于 2009-4-29 13:42 |
  向劳模致敬!学习了。

发表于 2009-4-29 14:25 |
[em11][em11][em11]

发表于 2009-4-29 16:42 |
致敬!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