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七 节 我在心里默默的反思Z大爷说的“心好自然好 菩萨供得高”的话,我算得上好心人吗?于是在槽子里上班以来的一些片段,便从记忆中闪过:每逢星期天,当地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背了小背篓,或提个箢篼,到煤窑上捡炭,缓解家中的燃料困境。那时还没有开始实行双休日,我知道这些孩子白天捡炭,晚上还要熬夜做家庭作业,过得也不轻松。在煤窑上班是不耍星期天的,但比较随意,想休息的话不去上班就行了。轮到我在星期天上班的时候,利用工作之便,有心帮他们一把。 这槽子外轨道边卸煤的地方,一般搭了遮雨的棚子,叫炭棚。而轨道会越过炭棚,用很粗的木头架空延伸一段距离,最前面用巨大的横木挡住,免得失控的重拖冲到山坡下去。正常生产出来的炭自然卸在煤棚旁边下面的土台上,而打进度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渣,就要越过煤棚子,倒在悬空的轨道下面。 两个装车的人一般是老板的家人或亲戚,他们是不允许捡炭的小朋友到炭棚的煤堆上去捡炭的。捡炭的人只能在荒渣和煤矸石堆上捡炭。我利用推大拖出渣的时机,往往会在装渣的时候,顺便装一、两箢篼专门选在旁边的块煤。这样,这些块煤就会混在煤渣中,倒在矿渣那边,小朋友们去捡,也没有麻烦。 这些倒进荒渣中的炭,对老板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不会对老板造成明显的损失,但半背篓炭可能就是一个贫困家庭两三天的燃料,对他们的帮助比较明显。有时孩子们在棚子里玩得忘了“正事”,我趁进去喝茶的机会,提醒他们:“还不赶紧捡点炭回家做作业嗦?”小朋友们心领神会,跑到荒堆上“捡”了好炭,赶紧“闪人”。如果被老板发现捡了那么多大块的好炭,有可能被老板收缴。 有些贫困家庭的老婆婆,平时也会上煤窑捡炭。看着她们佝偻着身子在荒堆上爬上爬下的,实在危险,顿生怜悯之心,好几次在下班时,把自己从槽子中带出的那份块煤送给她们。有老者说,观音菩萨有时会变成步履蹒跚行走的老人,到人世间查访。这些老人中或许真有观音的化身也未可知。不然,我今何以能逢凶化吉? 到煤窑捡炭的人中,还有一些年轻风骚的少妇。其中有些人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到煤窑捡炭还要特意打扮一番。趁捡炭的机会,总往老板身边靠。时间久了,便有老板把持不住,晚上把守棚子的人打发回家,自己守棚子,家里人还以为他敬业。开始也未在意,后来才听说有的少妇到煤窑捡炭,不但捡到天黑,而且捡到老板的棚子里去了,由此增加了槽子里的很多绯闻谈资。 那时还没有小三的说法,有的老板这边大把挣钱,那边往“捡炭”的女人身上大把花钱。在他们当时的意识里,似乎这山中再开采几千年都还有煤。有句俗语:“出不尽的色,丧不尽的德。”这句话对老板们后来的人生提出了预见。果然,当年有些风光八面的丧德老板,而今囧困到连“茶钱”都掏不出了。 有民谣云:“挣钱不修德,迟早要玩完。”可能就是对那些不修德的老板们的警告,而我当年对捡炭的孩子、老人的帮助,应该也算修德的范围吧?我觉得,同情弱者,帮助弱者,才是真正的如佛家所言“普度众生”。Z大爷所说“心好自然好”,应该表明在“宽厚仁慈”和“逢凶化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吧? 果然,似乎是为了证明Z大爷那句话的正确性,大约在这次事件一周后,我和同班师兄一起在槽子中遭遇了猛烈的爆炸,真的是撞进死神的怀抱,让人亲身体验到了“魂飞魄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