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成俊夫妻和父母在矮屋前留影。 65岁的边成俊曾在炼铁高炉上工作了30年,留下了一身病痛,他只希望能存够钱让父母住上大房子,可是却不幸患上尿毒症。为了治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每月透析的费用也成难题。眼看着实现“住大房子”的愿望越来越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只因为他不忍让父母这么年老了依然住在漏风漏雨的低矮老屋里。 当踏上工作岗位时,他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妈妈搬出破败的小院,住上大房子;事与愿违,突如其来的肾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虽然病痛在身,但他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他是家住西昌市石塔街26号的边成俊,他和年迈的父母及儿子儿媳妇全家共七口人在低矮的小屋里相依为命。 困境:病痛耗完积蓄 不管是在攀钢四一零厂,还是新钢业,都曾留下了一个挥汗如雨的身影,他就是在炼铁高炉上工作了30年的工人边成俊。在上百度的高温下,他必须穿着厚重的消防服工作,十分辛苦。“那个时候我只想多挣点钱,积攒起来,早点让一天天老去的爸爸妈妈住上好房子,让全家过上好日子。”边成俊说。 但是事与愿违,过度劳累的边成俊身体一天天衰弱,不少病痛缠身,本打算多坚持几年的他只好退休在家。这些病痛让本来日子过得不错的家庭出现了窘境,随着四处的奔走求医,家中的积蓄逐渐花光。然而,不幸接踵而至,2010年,边成俊被确诊为尿毒症。无奈的他只好接受每周要透析三次的现实。可是透析的费用实在太高了,每次费用在500元,每个月透析12次至少要6000元,边成俊的退休金只有2000元左右,除了报销部份,加上父亲的养老金补贴部份,每个月还差1000至2000元的医疗费用,这个沉重的负担压在了全家人身上。 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是边成俊和家人并没有放弃,心里依然有着梦。 现状:一家七口挤一房 近日,新报记者来到西昌市石塔街26号,经过一个窄窄的小巷道,里面是一个破旧的、砖木结构建成的小四合院,这面住了三四家人,边成俊的家也在里面。走进边成俊的家,低矮的屋子不但潮湿,处处残垣断壁,显得摇摇欲坠。那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客厅内放着布沙发、小茶机和做饭的电饭煲等炊具,显得有些拥挤。 “这座房子是清朝的时候修的,1950年土改的时候,我们分到这间60多个平方的房子,从住进来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我们已经住了四代人。现在还住的有七个人,包括我的爸爸妈妈,我们夫妻两人,还有儿子媳妇和孙子都挤在这房子里面。”边成俊说道。如今他已经65岁,由于前一天刚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做了血液透析,身体还很虚弱,只能艰难地扶着破旧沙发的木边框站起来。 面对自己的病情,边成俊更担心的是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我的父亲已经92岁了,母亲也已经77岁,现在就住在一个四处透风的家里面,没有厕所,只有院子里大家共用的一个旱厕,又脏又臭还能将就,但要走五六十米远的一截泥巴路,刮风下雨就恼火得很,不时有人跌倒,我真担心行动不便的爸爸妈妈。”边成俊直言。 父母:全家其乐融融就好 “边成俊一直在我们身边,年青的时候劳累,现在得了病,只要他陪着我们好好的活着就行,我们苦点累点,吃的不好点,但只要全家人其乐融融就好。”边成俊年迈的父亲边荣武和母亲丁瑞芝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边成俊的父母没有退休工资,仅靠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生活。而边成俊有五个兄弟姐妹,二个有工作,三个没有工作。“父母得病,有时都是拖,不去医院,吃点一般的药。平时有工作的哥哥姐姐妹妹们帮助一下我们,不然这个日子真不好过呀。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也要照顾老人孩子,大家都很不容易。”边成俊说着说着眼眶有些湿润。 “因为家里太窄了,家里人如果全到齐的话根本挤不下,所以兄弟姊妹们过年都不能在一起团聚,每到过年,他们都是陆陆续续地回来。因为条件不好,今年过年好吃的不多,但是即使是一盘腊肉、一盘香肠、一条鱼,全家这个春节也过得高高兴兴,爸爸妈妈常说,只要全家其乐融融就好。”说起家人,边成俊和年迈的父母脸上随时洋溢着乐观幸福的笑容。 愿望:父母住上大房子 “今年元旦的时候,听说西昌六期的湿地全部建设好了,很漂亮,我们一家五口就牵着爸爸妈妈去看了看美丽的湿地。”边成俊说。儿子想着母亲,母亲也想着儿子,出门前,边成俊的母亲提前准备了白开水,希望能省下矿泉水的钱给儿子留着看病。 “在没有得病前,边成俊一直打算借点钱也要让父母住上好的房子,但后来得病,他的这个愿望就越来越难实现了。”家中的顶梁柱、边成俊的妻子李贵林说。在家里,62岁的李贵林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全家生活起居的重任,丈夫生病后,她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我们不忍心让父母这么老了还住在上百年的老屋里。一到下雨天我们就睡不着觉,屋里到处是水。就在去年,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雨,我睡熟了,边成俊就没有叫醒我,他自己起来到处找盆子接漏下来的雨水,因为身体虚弱,还摔了一跤,脚都摔伤了。”李贵林叹息道。 “虽然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实现让爸爸妈妈住大房子的愿望。但是我打算通过街道和社区的帮忙,希望能申请到公租房和廉租房。我们也听说这里有可能要拆迁或搬迁,那就更好了,我们就可以搬出这又窄又小的房子,就有希望住上好的房子了!”边成俊充满希望地说道。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