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川剧《杨汉秀》广安上演 讲述红岩烈士故事
时间:2015-08-14 13:03来源:四川新闻网
http://pic3.newssc.org/upload/news/20150814/1439528651334.jpg
大型现代川剧《杨汉秀》演出现场 詹高军 摄
四川新闻网广安8月14日讯(龙俊帆 冉鹏 记者 田祖囯)8月13日晚,复排大型现代川剧《杨汉秀》在广安大剧院上演,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出生于广安的优秀女共产党员杨汉秀是著名的红岩烈士之一,大军阀杨森的侄女。川剧《杨汉秀》即以杨汉秀的壮烈事迹为蓝本,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汉秀接受党组织派遣,潜回重庆策反杨森,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编剧下的杨汉秀,是一个有情有义的革命战士;舞台上,广安本地川剧演员周剑虹把这个为全国解放不懈努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杨汉秀演得丝丝入扣,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大气凛然的真实形象。
http://pic3.newssc.org/upload/news/20150814/1439528651506.jpg
杨汉秀和叔叔杨森 詹高军 摄
http://pic3.newssc.org/upload/news/20150814/1439528651615.jpg
《杨汉秀》场景之一龙台算账 詹高军 摄
记者了解到,早在20多年前,广安县川剧团就曾演出过川剧《杨汉秀》。此次复排,在保留原剧目核心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对音乐、灯光、舞美、服装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编排,注入了更丰富的现代元素。全剧历时2个小时左右,分为“叔侄重逢”、“智赚杨森”、“龙台算账”、“渝舍闻惊”、“叔侄冲突”、“冒死策反”、“慷慨就义”7个场景,为观众奉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广安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兰勇介绍说,《杨汉秀》是广安自编自演的本土红色文化经典剧目,曾获得四川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四度执导该剧的导演、原重庆市川剧院院长胡明克坦言,“希望通过该剧,让更多人知晓一个有情有义的杨汉秀。”而四次扮演杨汉秀的周剑虹也表示,希望为观众带来更高水平的表演。
- 访川剧《杨汉秀》主要演员 了解他们与这部剧不可割舍的感情
- 作者:徐瑜 杨雪莲
- 广安本土红色文化经典剧目现代川剧《杨汉秀》第四次复排演出将于8月13日在广安大剧院上演。8月12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广安市民广场的广安大剧院看到,剧组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彩排,趁着演员们休息间隙,本报记者专访了《杨汉秀》剧组主要演员,了解他们与这部剧不可割舍的感情。
广安本地川剧演员周剑虹,在《杨汉秀》中扮演主角杨汉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她第四次扮演杨汉秀了。“从1991年《杨汉秀》第一次公演开始,我就一直扮演杨汉秀,至今已有25年了。”周剑虹坦言,每一次扮演杨汉秀,她对杨汉秀都会有更新的认识,“我扮演的是杨汉秀从延安回重庆策反杨森,最后光荣牺牲这一段时间的事情,那时的杨汉秀年龄大概是35至37岁,而我第一次扮演时只有22岁,很难拿捏杨汉秀的心理变化,当时只能算是表演到位。而此次扮演杨汉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加深,表演时更注重走心,观众看起来会更自然。” 周剑虹第三次出演《杨汉秀》是2011年,如今时隔4年再次表演,她也做足了准备。“从7月3日接到通知要排戏开始,直到现在我都没有休息过,每天至少8小时都和剧组一起投入排练,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已经瘦了6斤。”在《杨汉秀》中,周剑虹除了肢体语言要到位,还要练好对白和唱词,“为了能够自然地表演出来,每天排练完后回到家里,还得继续练习唱曲以及台词,希望在演出时达到最高水平。” 除了练习剧目,周剑虹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杨汉秀的性格,也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导演给我们讲的杨汉秀的生平之外,我还在网上搜集了大量与杨汉秀有关的资料,细细品味。”周剑虹说,“我所理解的杨汉秀,是一个柔中带刚、情感丰富的革命女英雄,她在大伯杨森面前,是一个可爱的晚辈,可以撒娇、耍小性子;而对待丫鬟,则是富有同情心,对她们不幸的遭遇感同身受;对待特务却是毫不留情、尖酸刻薄。” “时隔4年再次扮演杨森这个角色,我更有信心了,自己积累的经验更多了,对人物角色的理解也更深刻了。”《杨汉秀》中杨森的扮演者蒋晓明对记者说道。 蒋晓明是国家二级演员、广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邻水县文化馆馆长,曾先后扮演过两次杨森。在他看来,此次复排的杨森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杨森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武断、刚硬,而此次复排的杨森既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长者,在表演过程中,既要展现出军人的气质和军阀的霸气,又要表现出对侄女杨汉秀的疼爱和对亲情的顾及。 “多种性格掺杂在一起,如果拿捏不好,人物特点就展现不出来,表演就不够真实了。”蒋小明说,由于他所扮演的杨森已年近七旬,存在年龄差距问题,为塑造和演好这个角色,不论是走路的姿势,还是说台词的语气及生气的表情,他都花了大量时间细细揣摩,不断模仿现实生活中一些老人的言谈举止,观察他们的举手投足。 而在唱腔方面,他则采用了生角和花脸唱法,在体现杨森柔情的同时,更体现出军人阳刚、威武的一面。“经过一个多月的复排,我对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更准确了,更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蒋晓明说。(徐瑜 杨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