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鄉下的第二天早上,六点多起了床,梳洗罢,我一个人骑着单车,迎着朝阳,向着街上出发了.
晨曦中的一切都特别美,堰塘里的青蛙整天不知疲倦咕咚咕咚地叫着,黄色的丝瓜花缠绕在藤架上,这里一朵,那里一簇,有的高挂枝头,有的悄藏叶间,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含羞带笑,参差错落的绽放,带着它们清新的美态,我不由驻足,静静欣赏.这么多年,只要回到故乡,此景就还在,也让我欣慰..田里的稻穗沉甸甸 地低着头,浅黄的稻粒虽然还不饱满,但生机勃勃,碧绿的禾叶细细长长,像是稻穗的保护神.稻田真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图.玉米快要成熟,须已变色,小时候,嫩玉米须是我的最爱,把它们编成辫子或直接扎在头发上,头发变长了,变卷了,这就是那个年纪和时代的我追求美的一种方式.远远看见一群白鹅在田里,周围是几片荒田,心里不由不心疼.田地是上天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啊,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但愿不久的将来,一切矛盾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街上一些旧建筑还在,比如戏楼,以前一有演出,那是人山人海,人人只恨太矮,为占领最高,最好位置,人们花样百出.有人爬上学校围墙,以增高度,有人站在背兜板凳上,小孩则骑在父母脖子上.那些热闹的场景,历历在目.现在的戏楼如同老人,斑驳的墙壁诉说着沧桑,风华难再.那条路是通往朋友寄宿人家的,那家房子以前是卖杂志文具的,主人的样子还记得很清楚.我一边走,一边回忆着.我骑到了油坊后面,想看看以前借宿过的地方.看去看来却找不到那排房子,路边的紫色小花朵开得倒是很艳.回头,我骑到了初中学校.
看了校门口帖的中考喜报等,了解到今年初三有十四名考生,全部升上高中,算是百分之百的升学率.想当年,我们一个班五六十人,一个级三个班,教室里课桌间距离很近,为此我还和男生推挤过.时移世易.学校里还有十一位老师,有两位教过我的老师还在.走进校园,操扬上有两张球桌,一位老师正在晒着绿豆,辣椒等.我认得那是教过我的数学老师,每次回家几乎都会遇见他,我不是一个主动的人,但今天我叫了他,他自然不知我的身份,我自我介绍了一番,如我所料,老师依然没有印象.不久化学老师也走了过来,自离开校门后,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他身材很高,样子没有多大改变,可惜读书时我是一粒平凡的小米,在红朴朴的苹果中自然亳不起眼.自我介绍一番后,家长里短,天南海北地和老师们聊了一会后,太阳升起老高了,热辣辣的一天正式开始了,赶紧辞别老师们,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