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的斗争史,造就了中国特有的文化。
在这个充满象征、隐喻、甚至是多重隐喻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并不是不能被人解读,只是在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前,很有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史学家的“春秋笔法”,军事家的“暗度陈仓”就是这样来的。
这个世界并不止一个人清醒着、愤怒着、思考着,也试图去改变着。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能改变得了个人,却难以改变整个大的时代背景,大的人文环境。
历史正在毫无意义的重复上演着一幕幕人间话剧,那些悲欢离合,欢笑泪水,同样的牵扯着万千人的神经。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所以我们愤怒,所以我们悲伤,所以我们感叹。
文学家的使命或许正是使用了艺术的手段,比史学家更为真实的去记录下了一段段历史,让后来人有镜可照,有史可鉴。
谁都知道“意淫”是个难听的词语。但是当浮夸成为氛围,弥漫在整个社会中,当炒作成为浮夸的帮凶,谁又能逃脱“意淫”呢?
当前的中国似乎成了一锅粥。搅乱它的却是每个社会人。
在一个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的社会里,人在社会活动中,只能被称呼为社会人。不论他是几零后,早已把自己交代给了别人。
这个“别人”,通常叫领导,继续下去叫体制,再继续下去叫思想,最后叫哲学。哲学产生了立场,立场产生了对错。
但哲学家的本意并不是如此。国内国外,从古至今,哲学家都是智者,却也是被利用者——任何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老百姓,也包括写字的你和我,都在讲他们充分的加以利用。
意识形态的斗争,历来就是残酷异常。这不同于没有教养的辱骂,或者是无实际内涵的泼妇式扭打。在充满蛊惑、逻辑偷换的语境中,影响的人是成片的。希特勒利用尼采的强意志,清洗所有敌对势力,包括马克思主义者……..
网络是个开放式平台,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互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不能说每个人都居心叵测,但发泄个人恩怨或者由于个人在生活中失败,而把所有罪责归咎于他人的大有人在。
一时之间,泥沙俱下,忠奸难辨。
且不说在这个逐名追利的时代,标题党与口水仗的功劳,占了点击率与收视率的几许(这大概叫利用偷窥欲和发泄欲);就信息的海量而言,不能被淹死,大概也会被怒死(这大致叫利用同情心)。
在一些真实事件的背后,传统媒体通常会保持沉默;而网络媒体又善于制造耸人听闻,惊世骇俗。于是群众的眼睛再也雪亮不起来。任何事件一出,几乎首先就会想到“难道又是炒作???!!!”
如果我们把极度的赞美理解为意淫,极度的放大社会矛盾,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个人如果不出门,天天在网上看杂谈,大概他会以为中国的社会真是乱成一锅粥,也可能他会以为这个社会真是和谐得不行了。(说个题外话,很多人讽刺文字能带给人们什么?个人觉得,它起码会带给你这个!更别说文学了——物质之外,毕竟还是有点东西的。)
当前的中国,人贩子猖獗,现在已经发展到入室抢婴儿了(前日,中央12台报道)。抢婴儿。嘿。还是有三位家长在家的情况下。这是个体行为吗?
丽水的强奸案,真是的叫强奸吗?如果报道是实,有些女生甚至是感觉很高兴?!!!
学生打老师?!!!
在地震的残垣断壁上,竟有人发出了的欢呼!
大学生进“摸吧”?
女大学生以包养提高物质水平为理由?
……
这里面不难看出有几多借口,几多自我麻醉与自我辩解。
简单的把一切归咎于老师教育的失败,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是谁在儿女们小的时候,便开始对他们进行了急功近利的培养?是谁成天在他们耳边不停的抱怨社会的不公,又是谁一直带领他们奔跑在人生的岔路上?难道仅仅是家长吗?难带仅仅是老师吗?把社会的属性,带入家庭,于是孩子们早早就丧失了自我,跪拜在名利面前,成了奴隶;把量化打分带入教育环境,于是孩子们早早就学懂了什么叫物质利益。
老师只能代表一种体制,家庭也只能代表一种小环境,他们谁也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的笼罩。
制造一个急功近利、麻木冷漠、出名要趁的孩子出来,这一切不仅仅是他们就能完成的。
批评体制,还不够深入。但有几人敢继续深入进去,直言不讳?
但也可以预见,在网络实名制到来以后,中国当代文化(不止文学,估计发展最快的是当属社会题材的摄影界,其次才算是文学界,然后依次是美术界、音乐界)的高峰即将到来。
春秋笔法将再次统一江湖,深度、含蓄、象征、隐喻,将会变化成层层隐喻,直到变成无字天书,直到大地一片荒芜,直到再现几十年前的吃“观音土”——虽然是文化上的。
这情况其实已经开始了,跨省追捕、蓬溪审判。
当我们陷入网络中,真实的用自己的灵魂去自语,那时候,我们才有资格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人。
离开网络,步入红尘,一切依旧。你仍然是你,我仍就是我。
但我不希望孩子也这样,因为他们代表着明天。
————————————————————————
(最后想说个个人观点,关于老师要学生下跪,希望能见到后续报道。老师定当有老师的理由。跪,不一定是好事,但有时候痛了,才可能痛定思痛。
还要为70后正名,我们真是属于被洗脑的一代人么?个人觉得不是。恰恰相反,我们也许是仅存的一些还在努力思考着,并试图改变着的一代人——这和书读得多少,名气的大小,钱财的多少是无关的——在我们看来,物质之外真的还有那么点东西,值得你去追求——虽然,它很可能会耗尽你的一生。)